黑糖含致癌物?罪魁禍首是“丙烯酰胺”
最近中國臺灣有新聞爆出,美容界特別推介的黑糖顏色較深的紅糖有著大量致癌物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表示,黑糖中含有的丙烯酰胺屬于疑似致癌物,它與食品在烹調加工后變深的顏色有著密切關系
未確認與癌癥風險相關性
動物試驗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遺傳毒性和致癌性不過,目前的研究尚未確認丙烯酰胺的攝入量相關生化標志物水平與多種癌癥風險之間的關聯因此,還不能說只要攝入丙烯酰胺就一定會增加人類的致癌危險
但是,畢竟這種物質屬于疑似致癌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應該減少丙烯酰胺的攝入量
煎炸也會產生丙烯酰胺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農家按傳統方式制作的黑糖,卻含有那么多的丙烯酰胺呢?其實,古人沒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機制,也沒有有害物質測定方法,很多自古傳承的傳統工藝做出來的食品,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范志紅解釋,丙烯酰胺是食物發生美拉德反應時的一個副產物,只要食物中同時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那么無論是煎烤紅燒油炸等烹調操作,還是食品加工時的加溫處理,都可能會發生美拉德反應
絕大多數食品都或多或少地含有這些成分,所以只要加溫到一定程度,都容易發生美拉德反應我們肉眼所見的效果,就是食物的顏色會變深食物在加熱中顏色變得越深,通常美拉德反應就越厲害,那么產生的丙烯酰胺也會越多
原本新鮮蔬菜水果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但經過煎炒油炸,含量就明顯上升例如,土豆泥的做法就產生很少的丙烯酰胺,但油炸成薯片之后產生的丙烯酰胺是原來的47倍!
相比而言,蒸煮食物比較健康安全范志紅說道
白糖的營養可忽略不計
有人說,深色的紅糖含有疑似致癌物,那可以用綿白糖白砂糖冰糖等白糖代替嗎?范志紅表示,攝入過多白糖有害健康,它并不是黑糖紅糖的替代選擇
相比而言,在制作白糖的過程中,會加入主要是鈣鹽的澄清劑,還要加入用來漂白的二氧化硫,它們都會抑制美拉德反應的發生同時,這個過程還要盡可能去除一些蔗糖以外的成分,從而減少了美拉德反應的反應物因此,制作白糖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酰胺也就較少
不過,去掉了包括蛋白質在內的雜質,也就降低了糖的營養價值與含有少量鈣鐵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紅糖相比,白糖的營養成分甚至少到可以忽略不計,可被列入垃圾食品的范疇當中即便沒有太多的丙烯酰胺,但白糖仍然是能夠引起健康隱患的食物之一
糖水并不可怕少喝即可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們應將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控制在25克以下,最多不能超過50克這個限制當中,不僅包括白糖,也包括了紅糖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也在食物污染物工作報告中,確認了丙烯酰胺攝入量界限值,為180微克/公斤按這個數值,一個體重為50kg的女性,每天的安全攝入量是9000微克丙烯酰胺如果喝一杯200克的黑糖水,按10%的糖計算,黑糖的量為20克,攝入的丙烯酰胺數量為548微克,距離9000微克的限量還有很大的距離,大家無需恐慌
總之,紅糖水盡管沒有那么神奇的保健效果,但也并不是毒藥,僅僅一杯紅糖水不會造成丙烯酰胺攝入過量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也要提醒自己遠離煎炸食物餅干蛋糕鍋巴薯片等零食,將烹調溫度適當降低如果能夠做到這些,不僅不會帶來害處,也許還更有利于營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