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大斷層!臺灣半導體三大寧靜危機
服務站人員透露除非北部公司包住宿不然不太可能吸引南部人才北上南科本身就缺工了
人才素質逐年降低青黃不接
經過媒體明查暗訪后更發現其實一般科技業中小型公司缺工就算了就連中國臺灣最引以為傲薪資水平一向最高的半導體業大廠都已出現大量人才缺口而且從高階主管中階工程師到基層技術員全面短缺
全球第二大晶圓廠聯電執行長顏博文舉例現在一臺半導體設備可以貴達20億臺幣但是卻找不到足夠而且合適的設備工程師情況已經很迫切真的很令人擔心
顏博文更曾在公開演講分享自己是化工系畢業但是做的卻是電子公司的執行長可見人才斷層有多嚴重
不少半導體業人資主管說以工程師而言雖說還是找得到人但近年來勢必要降格以求最主要問題是補進來的人才素質不如預期
以一線大廠來說過去研發工程師臺成清交碩士班畢業是基本條件現在放寬到國立大學或私立前段即可需要輪值夜班進無塵室的設備工程師門檻更調降到大學學歷就可錄用
這確實造成問題有的人進公司后才發現難以跟上工作進度或無法適應輪班生活以聯電為例一年以下新人離職比例占總離職人數高達三成而這在半導體業絕不是特例
交大前校長半導體大老吳重雨從學界角度觀察稱這種現象為半導體人才寧靜危機
他具體指出就連多年的半導體人才搖籃交大電子系博士班系統組跟固態組報考人數都比錄取人數都還要少成大中央半導體相關科系博士班學生更幾乎無人報名讓他憂心忡忡過去中國臺灣半導體業之所以能夠立于不敗之地最大關鍵因素就是人才但現在卻已出現斷層
為什么出現如此人才斷層?抽絲剝繭找出三大危機
危機1〉
博士人才荒頂尖研究人力大出缺
這幾年來因為行動通訊產品興起半導體業制程快速演進讓業界需才孔急不少半導體業大廠老早從學生還在學時就用連環套學生從一入學臺積電與聯電等大廠就透過精英種子營業界主管開課等方式第一時間接觸到還在校園里的學生接著再推實習計畫研發替代役預聘書一步一步鎖住人才
例如臺積電研發替代役一年招聘約400人沒有拿到研發替代役的其他人才則會發出預聘書等服完兵役再配任職位光這部分一年招收達1000人吸引碩士畢業生趨之若鶩
但也由于碩士畢業就前景大好導致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想念博士了因為一念完博士進入業界卻看到四五年前開始工作的同輩已升任小主管自己卻是新鮮人直呼看不到念博士的價值何在?CP值太低了
而且博班期間必須投入高深理論鉆研與實務操作漸行漸遠再進入業界的磨合期也會拉長有博士畢業生就業后被碩士學歷的主管嘲諷連程式都寫不好挫折感更大
從教育部統計也能看出端倪國內科技類博士班就讀人數是近十年新低與99學年度高峰相比少了近17%
聯發科資深副總張垂弘指出其實博士有助于企業研究能量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非常重要但近年來卻愈來愈來難找更何況當今業界現況光顧著眼下加大產能跟鞏固客戶就忙不過來實在沒有余力去深入鉆研半導體材料或基礎科學急需學術單位培養人才
危機2〉
光環不再科技人才流往傳產服務業
我們80%的人才流失竟然不是去競爭對手而是回到傳統產業顏博文指出一位半導體工程主管觀察大部分的年輕員工都為了考公職或轉往國營事業而離職雖然薪水可能不如科技業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生活品質比較重要
詢問幾位在IC設計業任職的工程師都提到半導體業工時長壓力大但薪情早不若過往能分配股票營收獲利年年暴漲的黃金年代
作業員會出缺也是同樣問題人資主管坦承如果是一般傳產還可能有作業員變廠長的故事但在講求精密技術的半導體廠作業員是不可能憑空成為工程師的加上現在沒有配股制度過去動輒年薪破百萬的盛況早不復見半導體業作業員紛紛轉往服務業至少光鮮亮麗不用在無塵室中包裹地密不通風或承受日夜顛倒輪班之苦
一家竹科半導體廠透露早年公司出動游覽車在桃竹苗一帶招募作業員通常早上出去下午就載回整車的人直接送進廠區宿舍現在別說一車4050人不要只有四五個人就不錯了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封測廠日月光面臨技術員嚴重短缺已引進高達40%的外籍生產線員工聯電在兩年前也迫不得已引進外籍技術員絕不是因為要降成本而是真的找不到人
危機3〉
陸廠挖臺廠大廠挖小廠中堅人才外流
說穿了薪酬仍然是人才流動的決勝點尤其在以人才為最大資產不需要大量設備廠房投資的IC設計業更年年面臨挖角風暴
幾年前中國臺灣最大的IC設計公司聯發科因為遇上陸廠積極搶人為防堵人才流失把碩士畢業起薪一下子從約5萬多元調高到超過7萬5000元逼得第二大IC設計公司聯詠也跟進
另一位臺籍半導體業人資主管示警大陸整體科技業中階主管以上薪水已超過中國臺灣還有新加坡美國等外商都對中國臺灣半導體人才虎視眈眈
盡管企業想動之以情留才但沒有加薪籌碼的人資主管無奈坦言教科書都說薪酬不是吸引人才的最重要因素但實際上還是滿重要的
這股大缺工潮已襲進占中國臺灣出口達1/4的半導體業半導體協會理事長盧超群不只一次疾呼如何把全球半導體人才再一次聚攏到中國臺灣來是當前要面對的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