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墜與海竿墜的選用技巧
鉛墜也叫沉子墜石砣它是垂釣中必不可少的重物 鉛墜的作用有三第一借助其重力將釣線拋人預定的水域之中使餌鉤迅速沉人水底而不移動(沉底釣)或使魚線處丁繃緊狀態(浮水釣)第二與浮漂形成對應的組合關系借以調整浮溧第三傳遞魚兒吃鉤的信息
鉛墜的種類很多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常用的有棗形 橢圓形梭形圓筒形茄子形紡錘形懸吊形球形等還有通心與不通心之分
鉛墜的材料多為鉛錫鑄成少數用銅鑄成有些則用保險絲鉛皮或牙膏皮代替也有的魚鉤本身就焊存墜子(例如朝天鉤鉤柄上直接焊墜子)而甩鉤的大型砣墜多用銅棒 鋼筋經車削或銼制做成也有人用水泥塊代替
選擇魚墜應根據垂釣水域垂釣方法的不同以及漂的浮力線的粗細綜合考慮選擇最佳形狀和大小適宜的墜子
手竿墜以棗形墜和自制的保險絲墜為優前者人水阻力小下沉速度快后者制作使用甚是方便鉛墜安放的位置通常縛在腦線上方距魚鉤約3~4厘米處即墜在上鉤在下這種組合方式適用于無水草的靜水水域或流動水域垂釣以及懸錘底釣如果是定點浮釣或水底有草坪的情況下則應采取墜上鉤的組合方式
海竿墜分死墜和活墜兩種活墜中間有一通孔穿線后可沿主線自由滑動適用于沉底釣鉤在前墜在后死墜則相反墜在前鉤在后適用于浮水釣和拋砣釣法
此外某些特殊釣法例如釣拱近岸釣鯰和水面釣白鰷等 無需用墜
海竿墜的形狀以流線形棗形和橢圓形為最住這幾種形狀的魚墜入水阻力小下沉快橢圓形墜在水底穩定性較強不容易移位且不易掛底流線型梭形墜甩線收線都很好用缺點是容易移動
魚墜的大小取決于漂的浮力和線的粗細二者成正比關系即漂的浮力越大魚線越粗則墜越重反之則越輕漂墜兩者的最佳配比無疑是漂的浮力與鉛墜的重量相等之時此時漂的靈敏度處于最佳狀態伹浮漂露出水面的部位不能超過1/3(如是碎漂應是一半散子露出水面)否 則漂的反應就不靈敏一般手竿墜重量多為1~5克選擇手竿墜宜輕不宜重 宜小不宜大鉛墜過大過重不僅容易嚇跑魚群而且浮漂 沒入水中鉛墜躺在水底影響浮漂的靈敏度當然也不能過輕鉛墜過輕餌鉤難以落底釣不到底層魚
海竿墜重量多為15~50克選擇時除根據漂的浮力線的粗細之外還要考慮竿的軟硬和長短一般是竿硬竿長宜選大墜反之宜選小墜逆風甩竿時墜重應適當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