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鈣遇水散熱 食品干燥劑的確很危險
1 實驗步驟首先記者將干燥劑倒入塑料瓶中并在瓶內裝上自來水擰緊瓶蓋輕輕搖晃瓶身實驗現象瓶內立刻有氣泡冒了出來并伴隨著陣陣熱氣
2 實驗步驟記者趕緊擰緊瓶蓋此時瓶內的物體迅速膨脹起來實驗現象大約4分鐘左右塑料瓶明顯變得比先前更熱原先顆粒狀的白色物體也開始化成粉末
3 實驗步驟記者等待瓶內發生反應實驗現象在不到10分鐘的時間塑料瓶底已經變得開始有些燙手瓶內的水也變得十分濃稠
實驗 原因
眾所周知不少零食中都會裝有一小包干燥劑起到防止食品受潮發霉等作用相信不少家長也都曾告訴過孩子這些干燥劑不可食用而最近一則關于食品中干燥劑存在更大安全隱患的微信在朋友圈中被瘋狂轉發
為此記者進行了實驗看看零食袋中的干燥劑是否真像大家所說的那樣恐怖
最近一條微信被家長們大量轉發該微信稱央視報道一位5歲的男童因零食包里的干燥劑拆開倒入瓶中并加入水玩耍產生氫氧化鈣瞬間發生爆炸眼睛因堿性液體侵蝕造成一眼失明
這條微信立即引起了不少家長的重視家住渝北龍頭寺的楊靜稱這太嚇人了我只是給娃兒說過零食里頭的干燥劑不能吃但從來沒有說過不能耍看到這條微信后回家就馬上給他說以后看見零食袋里的干燥劑直接甩掉不能留下他似懂非懂地答應了我但我還是有點擔心
案例各地均有發生
其實在這些干燥劑的包裝袋上一般都寫有石灰干燥劑的字樣并標注了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開袋不可玩耍幼兒勿取的中英文提示語以及誤食誤入眼睛等處理方法
兒童將零食中的干燥劑誤食的情況曾經發生過多起早已引起家長們的注意但兒童因為玩耍干燥劑發生爆炸的情況是否真的存在
2011年山西省太原市一名初三學生將一包食品干燥劑放進了保溫杯不久后保溫杯突然爆炸發出巨響導致該學生右眼基本失明今年7月江蘇一位初二學生不信干燥劑遇水能爆炸與朋友一同進行實驗導致胳膊不慎被濺出的熱水燙傷
此外江西上饒一位5歲孩子將食品干燥劑打開后不慎濺入眼睛里經診斷孩子的雙眼眼球眼瞼燒傷雙眼眼內炎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視力損傷
原因氧化鈣遇水散熱
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實驗中心黃老師解釋干燥劑經常用在食品或藥品的防潮防霉方面記者實驗用的干燥劑是一種石灰干燥劑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
氧化鈣在遇到水后會產生急劇的化學反應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如果裝在塑料瓶內的石灰量比較大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會使塑料瓶迅速膨脹嚴重的會使塑料瓶爆裂如果量比較少或是瓶蓋沒有密閉石灰就可能把塑料瓶燙變形而記者雖將瓶蓋擰緊但沒有發生爆炸是因為石灰量太少的緣故
黃老師說氧化鈣遇水發生化學反應會形成氫氧化鈣最近那條微信我也看了近年來確實這種傷害事件比較多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引起重視要盡量避免兒童玩耍或誤食這種干燥劑
延伸
家用保鮮膜不可微波加熱
重慶晨報永川讀本訊 記者 黎勝斌在日常生活中保鮮膜也是消費者較為關注的日用消費品之一據介紹一般食品保鮮膜按材質可以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種類
值得注意的是微波爐加熱食品時要選用帶有微波爐專用的包裝容器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即使有保鮮膜標注可微波加熱使用或可高溫使用建議使用者也要慎用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權威實驗數據表明在此條件下聚乙烯保鮮膜是安全的
他還稱PVC保鮮膜則不能接觸帶油脂的食品不得用微波爐加熱不可在高溫下使用
特別提醒 如何急救
入眼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人們對于食品包裝袋中的干燥劑早已司空見慣然而前不久發生在江西的一起干燥劑導致5歲男童被灼傷的事故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注意本市第四中學化學教師馮玉藍介紹很多食品干燥劑中的主要成分氧化鈣遇水會釋放出大量熱量家長們一定要讓孩子遠離
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石灰干燥劑在食品干燥劑中一直被廣泛使用然而氧化鈣遇水會瞬間釋放出大量的熱量而造成灼傷因此家長要讓孩子遠離有安全隱患的干燥劑如果皮膚不小心沾染到石灰干燥劑需要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簡單處理后立刻去醫院一旦有干燥劑粉末不慎濺入眼睛里應盡快用清水或者生理鹽水從眼內側向外側沖洗并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誤食立即喝水稀釋催吐
由于兒童的好奇心強對干燥劑并不熟悉很有可能出現誤食的狀況如果是無色透明的小球則屬于硅膠干燥劑硅膠在胃腸道不能被吸收可經糞便排出體外一般來說對人體沒有毒性但此外也要警惕硅膠顆粒引起兒童窒息的可能性
如果誤食生石灰干燥劑其最大危害是氧化鈣(生石灰)與水發生反應放熱會引起食道燒傷或者皮膚灼傷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喝水稀釋催吐減少體內的吸收然后盡快入院治療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