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載新生兒120有苦衷 缺轉運車更缺兒科醫生
有車沒醫昆山轉運車半年僅用兩次
新生兒轉運車全國各地大多供不應求而在昆山急救中心去年11月投入70多萬元配備的一輛轉運車至今只用過兩次
我們急救中心沒有專業的兒科醫生和護士我們就想送去醫院供他們使用昆山急救中心主任吳福榮無奈的是幾乎沒有醫院敢領這份送上門的情去年剛投入的時候該轉運車曾送過一名早產兒到上海急救中心出車和司機醫院出兒科醫生和護士但這來回一趟就是大半天醫院本來兒科醫生就缺耽誤許多功夫就這樣這套新生兒轉運設備漸漸受到冷落
需要轉運的大多是危重患兒這對急救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王三南解釋除了設備投入新生兒轉運車還需要由醫生和護士等組成的轉運小組成員要求有獨立搶救能力和判斷能力醫生一般都需要有三年的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培訓經歷大多數是副高級醫師
無錫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遇到路途長的我們還要跟患兒家屬簽病情告知書及長途轉運風險協議
兒科醫護缺口大亟待好政策救市
常州市急救中心2014年新引進第一輛重癥新生兒轉運車工作人員介紹新生兒專用轉運車全市就一輛價格約50萬元普通急救車價格30萬元比車貴更讓人撓頭的是缺乏足夠的兒科醫護有車沒醫
記者了解到我國至少還缺20余萬兒科醫師江蘇目前1700多萬少年兒童有執業資格的兒科醫師僅3784人過去3年每年新增兒科醫師不足200名這意味著每位兒科醫生要管近5000名兒童
南京市兒童醫院院長黃松明呼吁盡快出臺好政策留住兒科醫護他說兒科是‘啞科’診療難度大醫療暴力多收入與付出失衡缺乏安全感與尊重等原因更加劇了兒科醫護人員的流失南京市兒童醫院一年時間醫生走了10個護士走了20多個我們院近年門急診量每年都以20%的速度遞增長時間無休假的高勞動強度也讓兒科的醫護人員大呼受不了省內很多家綜合醫院都砍掉了兒科有些只保留了門診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顧海認為衛生主管部門在制訂衛生事業規劃時應在人員編制薪酬定向培養等方面適當向兒科進行政策傾斜
近年來我們要求醫療機構都要開設兒科并對兒科醫生出臺一些傾斜政策蘇州市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副處長張洪告訴記者
也有專家將其深層原因指向醫療教育的政策導向1996年南京醫科大學停止招收兒科醫學本科生之前的本科生畢業后也很少有再選擇兒科專業的蘇州大學曾在2009年停止臨床醫學專業兒科方向的招生這些應屆畢業生的斷檔對兒科醫療衛生事業的影響巨大去年南京醫科大學恢復了兒科醫學本科生的招收工作錄取了40多名五年制本科生以及40多名七年制研究生但培養一個兒科醫生前后加起來大概需要8到10年的時間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方明指出破解兒科人才荒要依靠政策救急希望高校恢復本科制兒科醫生培養機制開設兒科醫學本科專業以穩定和增加基層醫院兒科醫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