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首次”傳遞什么信號<BR
水工業網 昨天2015年省級排污權交易在泰州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在兩名公證員的現場公證下經過7場次競拍74家企業獲得了發展所需的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等排污指標記者在采訪中觀察到此次排污權交易出現了不少值得關注的新現象多個首次傳遞出耐人尋味的信號
騰出環境空間支持蘇北發展
梳理這74家申購方企業名單記者發現竟然全部來自蘇北其中徐州連云港各1家淮安5家其余67家均來自鹽城
這次交易量雖然不大但企業數量眾多而且購方全部是蘇北的傳遞的是省里騰出環境空間支持蘇北轉型發展的導向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志鵬說
位于鹽城濱海沿海工業園的江蘇普信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抗艾滋病藥物的企業有品種占到全球用量的30%去年底企業準備新上一條生產線但今年1月向鹽城市環保局提出指標申請后卻遇到了難題我們是鼓勵性行業但市里實在調劑不出排污指標企業總經理熊玉友感慨地對記者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心里非常焦慮現在通過省級交易終于拿到了環保路條可以說是解了燃眉之急
陳志鵬告訴記者我省實施總量控制的主要四項污染物排放的區域特征明顯蘇南地域面積小排放量大排放強度是蘇北地區的數倍之多因此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配置適度增加蘇北地區總量減少蘇南地區總量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根本好轉今后蘇南地區原則上不得申購排污總量指標這也意味著蘇南地區的排污指標只能做減法不能做加法
那么蘇北地區企業大量申購排污指標會不會讓蘇北環境質量不堪重負?對此省環保廳總量處處長楊新芝表示相比蘇南蘇北的環境容量較大省環保廳還明確申購方項目必須都在工業園區廢水能夠得到集中處理并且達到一級A標準熱源要在集中供熱的管網覆蓋范圍內從而減少污染物排放另外在項目選擇上總量指標優先配置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區域基礎與配套的產業以及污染少效益好的建設項目以撬動區域綠色發展科學發展
不過采訪中記者也聽到一些抱怨之聲一位不愿公開姓名的企業負責人表示以前蘇南企業發展時是無償拿到的排污指標現在削減了的指標還能拿來賣錢而蘇北發展起步慢排污總量的基數本身就小現在還要削減企業發展所必需的排污指標只能靠花錢買這對蘇北企業而言是不公平的對此省環保廳總量處副處長孔福生認為現在排污權交易不允許蘇南申購對蘇北已經有所傾斜不同發展階段的發展要求是不一樣的到了現在這個階段不可能再對環境容量粗放索取無償濫用|
排污權交易將常態化制度化
楊新芝告訴記者作為國家首批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試點省份近年來江蘇在政策法規組織機構工作制度交易平臺資金管理等方面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本次省級排污權交易又出現了幾大突破
首次下文組織全省各地企業申購在今年正式交易之前省環保廳專門下文組織所有有相關需求的企業參與申購大大擴展了申購企業范圍和數量本次參加交易活動的企業共80家其中申購排污權指標的企業74家出售指標企業6家參與企業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交易指標首次增加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此前省級交易指標只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當天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在9000元/噸的起拍價基礎上多輪加價至14400元/噸成功競拍到化學需氧量7.88噸而申購1.626噸氨氮的鹽城市沿海固體廢料處置有限公司當天沒有競價成功根據規則該企業必須在競拍成交價12800元/噸的基礎上加價5%協議購買所需排污指標
首次在泰州舉行省級排污權交易此前省級排污權交易都在蘇南舉行這主要得益于泰州市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建立了較為系統的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的制度體系陳志鵬說今年省政府將排污權制度改革列為全省十大任務百項工程的重點工作希望各地加大力度推進這項環保領域的改革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若干年內我國的排污權交易將走向常態化制度化目前江蘇省一級的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比如關于申購指標審核要求排污權指標僅限于兩年內開工的建設項目建設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申購的排污指標數量必須與環評一致不得多購儲備和囤積排污權指標等關于交易方式則明確交易分為競拍和協議定價兩類并按照先競拍后協議的方式進行交易
記者也注意到多年來對于排污權交易社會各界一直存有不同聲音有人認為交易來交易去從省域范圍看排污總量并沒有減少沒多大意義孔福生就此解釋說拿出來交易的排污指標均來自于完成了國家減排任務之外的超額部分并不會帶來污染的增量同時通過市場化手段配置環境資源可以在大眾心中確立環境資源有限也有價的理念而由于減排能掙錢購買指標要花錢企業會盡量減少污染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