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否認外儲增加是通脹主因 釋藏匯于民障礙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一面是不斷膨脹的外匯儲備一面是美元持續貶值和美國國債面臨違約風險外匯儲備問題始終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
近日外管局在官方網站上連發三篇《外匯儲備熱點問答》針對十六個問題做出回應
7月28日針對有關外匯儲備持續增加是導致我國通貨膨脹重要原因的觀點外管局表示當前我國物價水平上漲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輸入性通脹和國內投資需求拉動及能源資源勞動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因此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
同時對于認為強制結售匯導致外匯儲備持續增加的觀點外管局也給予了駁斥2011年1月1日起企業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無需調回境內因此我國已不再實施強制結售匯制度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與所謂的‘強制結售匯’無關
強制結售匯名亡實存
外匯儲備的增長是在當前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下國際收支‘雙順差’的客觀結果我們不追求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也不追求國際收支的長期順差外管局稱
追根溯源外匯儲備的積累始自1994年建立的強制結售匯制度當時要求企業的經常項目外匯收入除國家允許開立外匯賬戶予以保留的外均應全部賣給外匯指定銀行 此后外匯局不斷放寬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開戶條件提高賬戶限額直到2011年1月1日起企業出口收入可以存放境外無需調回境內強制結售匯制度才正式宣告結束
外管局強調外匯儲備持續增加與所謂的強制結售匯無關而之所以藏匯于民難于實現是由于人民幣存在升值預期國內外匯差利差等因素目前企業和個人結匯意愿較為強烈普遍不愿意持有和保留外匯
目前‘藏匯于民’的障礙不在于政策而在于涉匯主體的持匯意愿外管局稱
不過有外貿企業的人士表示根據現有規定辦理出口退稅前要核銷而核銷前是必須結匯的因為核銷要求結匯金額與核銷單的金額相符或在外管局規定的差額范圍之內如果企業把外匯存放境外那怎么辦理出口退稅該人士反問道
在持續多年貿易順差的背景下有觀點認為外匯儲備是國內企業或個人用實實在在的商品能源資源以及隱性的環境代價換來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外管局則稱外匯儲備形成過程中企業和個人不是把外匯無償交給國家而是賣給了國家并獲得了等值人民幣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價和自愿的原則企業和個人的經濟利益在外匯和人民幣兌換時已經實現
外匯儲備究竟是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凈出口部分輸出境外其成果被國外享用而不是被本國公眾分享不過卻形成外匯儲備因此說外匯儲備是中國經濟增長成果的固化是經濟增長成果中未被國內公眾分享到的那一部分也因此可以得出外匯儲備是社會公眾的共同財富說它是人民的血汗錢也并不為過中央財經大學金融 教授郭田勇微博表示
外儲增長非通脹主因
今年3月以來我國通脹壓力節節上升6月CPI同比漲幅更是達到6.4%的三年高點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外匯儲備的持續增加是導致我國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外匯儲備增加會導致人民幣市場投放量增加帶來基礎貨幣的增長但應注意到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通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發行央行票據等方式進行對沖操作回收了外匯占款所投放的流動性就通貨膨脹而言外匯儲備的增長不是直接原因更非主要原因外管局表示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累計新增外匯占款達到20885億元同比增長62.8%同時自去年10月以來央行已經八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1.5%
除引發通脹的疑慮之外外匯儲備本身的管理亦廣受關注分析人士指出外匯儲備是國內居民的對外債權憑證我們的辛勤勞作商品輸出去未來需要國外商品作為償還的所以保持外匯儲備的價值穩定很重要否則我們就平白無故失去我們應得的商品
據估計我國外匯儲備中有60%-70%為美元資產根據美國財政部報告截至5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達11598億美元近期由于美國國會遲遲無法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信用評級機構頻頻就美國債務問題發出警告中國持有的美債風險更受關注
美國國債是美國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國國內和國際機構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品種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市場投資行為根據市場狀況動態調整增持或減持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希望美國政府切實采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增強國際金融市場 的信心尊重和維護投資者利益外管局稱
當前發達國家實施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外匯資金大量凈流入外匯儲備持續較快增長投資經營難度加大外管局表示應對之策在于促進我國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實施擴內需調結構減順差促平衡的一攬子應對政策措施刻不容緩
要在均衡管理的框架下充分運用經濟杠桿和市場化手段加強資本流入管理開拓資本流出渠道穩妥有序地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外管局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