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麗友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較高 薯愿好友趣被點名
此次本刊送檢的8款非油炸及油炸薯片結果顯示好麗友好友趣厚切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高達到了0.83mg/kg
十幾年前的中國品客薯片幾乎就是薯片的標桿然而如今的薯片市場樂事一家獨大占了60%的市場份額剩下的由可比克上好佳好麗友品客泡吧等眾多品牌共享樂事可比克和好麗友等品牌為消費者熟知還要歸結于品牌的廣告投放
不過廣告的花哨程度并不代表產品的品質高低消費者在面對市面上花樣繁多的薯片產品時究竟該如何選擇2014年7月《消費者報道》送檢樂事好麗友可比克品客和洽洽等5品牌8款薯片進行對比檢測選擇樣品涵蓋了市面上常見的薯片類型通過營養成分有害物質含量衛生指標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為消費者提供一些參考
根據檢測結果的綜合評價品客原味薯片相對較佳而好麗友的薯愿和好友趣兩款薯片則不管是營養成分還是有害物質含量都相對較差
丙烯酰胺含量大不同
薯片與薯條相似在油炸后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盡管目前世界上對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相關研究非常的多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均沒有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
目前市場上薯類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一般在0.05-0.60mg/kg之間與十年前相比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已經明顯下降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教授章宇向《消費者報道》記者介紹來自歐盟食品安全局發布的報告則顯示歐盟薯片里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從2002年的0.736mg/kg降低到2011年的0.358mg/kg
本刊此次送檢的8款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為0.315mg/kg其中好麗友好友趣厚切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高達到了0.83mg/kg
中國農業大學[微博]食品工程和營養學院教授陳芳則指出油炸和焙烤等加熱過程是丙烯酰胺形成的必要條件溫度越高加熱時間越長越有利于丙烯酰胺形成無論油炸還是非油炸只要加熱程度足夠都會形成丙烯酰胺
本刊此次送檢的8款薯片均檢出丙烯酰胺平均非油炸薯片丙烯酰胺含量為0.18mg/kg低于油炸薯片的平均值0.40mg/kg從有害物質的含量來講非油炸薯片比油炸薯片相對好一些
浙江大學食品學院教授張英告訴本刊記者不同類別的薯片在相同的生產工藝下丙烯酰胺含量由高到低的順序是馬鈴薯鮮切片大于復合薯片大于變性淀粉薯片
本刊檢測結果也證實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兩款薯片均為馬鈴薯切片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低的薯片除了是非油炸而且其主要原料是馬鈴薯淀粉
此外切片薯片油炸時油溫可達180℃而變性淀粉薯片的油溫可控制在140℃而油炸溫度越高油炸時間越長均會增加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對此表示油炸薯片的脂肪含量跟薯片的吸附性能密切相關切片薯片是馬鈴薯薄片復合型薯片中可能還有其他原料而厚度也不盡相同這些差異都可能造成吸附性能的不同從而導致含油量的差異厚度越厚吸油量越大
好麗友好友趣切片型馬玲薯片純香原味正是一款以厚片為賣點切片馬鈴薯產品那么其脂肪含量高丙烯酰胺含量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真薯片未必最健康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薯片切片薯片復合型薯片和變性淀粉薯片三種薯片的原料和生產成本差別相當的大在膨化食品行業從業多年的米秦向記者分析
目前復合型薯片是使用馬鈴薯全粉拌料壓片生產的市面上的桶裝薯片都屬于這一種變性淀粉薯片所使用馬鈴薯變性淀粉蛋白質含量低已經失去了馬鈴薯原有的香味生產的薯片需要額外使用馬鈴薯風香精以調香變性淀粉薯片的原料成本低對生產工藝的要求較低
馬鈴薯切片薯片使用的是原只馬鈴薯切片油炸而成對生產線生產工藝的要求極高所以能生產這種薯片的基本上只有比較大的企業這種薯片保留了原有馬鈴薯的風味和營養成分樂事切片型馬玲薯片就屬于這一種
有些號稱‘薯片’的產品馬鈴薯粉含量極低甚至不含馬鈴薯成分那就稱不上是薯片了米秦說道
而區分這幾種薯片的方法非常簡單看配料表切片薯片的主要原料就只有馬鈴薯而在包裝上戶明確標示出事切片型馬鈴薯片的字樣復合型薯片的主要原料是馬鈴薯粉或者馬鈴薯全粉而變性淀粉薯片的主要原料則是馬鈴薯變性淀粉這兩種薯片則會在包裝上注明膨化食品
真薯片切片薯片的蛋白質含量相對更高以本刊此次送檢的樂事切片型馬玲薯片為例蛋白質含量高達7.47%如果復合型薯片原料中馬鈴薯全粉的比例足夠高的話蛋白質含量也能保持較高的水平品客薯片蛋白質含量為6.73%甚至還高于切片薯片的好麗友好友趣切片型馬玲薯片純香原味相比之下以馬鈴薯淀粉為主要原料的薯片蛋白質含量必然會很低洽洽喀吱脆薯脆作為這種薯片的代表其蛋白質含量僅為0.75%
雖然切片薯片的馬鈴薯香味最濃營養成分保留最多但所含的脂肪與丙烯酰胺均高于復合型薯片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