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減肥有望了!科學家發現驅動機體攝入葡萄糖的大腦機制
減肥有望了科學家發現驅動機體攝入葡萄糖的大腦機制
2014年12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葡萄糖是一種碳水化合物的組分其也是大腦細胞所利用的主要能量源近日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對大鼠進行研究鑒別出了一種新型機制這種機制揭示了進入到大腦中的葡萄糖含量以及刺激動物在大腦中缺少葡萄糖時主動尋找葡萄糖的能力相關研究發表于國際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機制在驅動人類偏愛糖類和淀粉類食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James Gardiner博士表示我們的大腦依賴大量的葡萄糖作為能量而葡萄糖也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但在過去進化的過程中我們卻很難獲得葡萄糖因此我們對于葡萄糖豐富的食物有著根深蒂固的喜愛和偏好之情
文章中研究者假設一種名為葡糖激酶的酶類在驅動我們對葡萄糖的熱情上扮演著重要角色葡糖激酶可以參與肝臟和胰腺對葡萄糖的感知過程而葡糖激酶存在于海馬體中可以調節機體多種必要的功能包括食物攝入等但其中涉及的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清楚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當大鼠24小時不進食時其大腦海馬體中食欲調節中心的葡糖激酶的活性會明顯增加
當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病毒增加海馬體中葡糖激酶的活性后他們發現大鼠會優先于食物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而當葡糖激酶的活性降低后其消耗葡萄糖的量會相應減少Gardiner博士說道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發現了大腦中存在著這樣一種對特殊營養物反應的系統其并不單單是能量攝入的系統當我們回想其日常飲食的時候就會想想不同的營養物質而并不是熱量
最后研究者表示在人類機體中或許可以通過改變個人的飲食或者利用潛在抑制肥胖的藥物來減少個體對葡萄糖的渴求人類機體中很有可能會存在不同水平的葡糖激酶而對于某些人來講在一頓飯剛開始的時候攝入過多的淀粉類食物或許可以會使其迅速產生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