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電鍍提高結合力的原理與生產技巧
表面處理網訊1 塑料電鍍的結合力實質
塑料是不可能與金屬形成金屬鍵的單靠原子與分子間的萬有引力結合力也很差加之塑料不親水直接金屬化幾乎不可能塑料電鍍的結合力只有靠良好的鍍前粗化處理一方面使表面親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形成凹坑借機械撳鈕鑲嵌作用來獲得結合力因此粗化是獲得良好結合力的關鍵工序
2 可供電鍍塑料的局限性
從有關塑料電鍍的書上可以見到多種塑料的鍍前處理方法介紹但多為實驗結果大生產未必可行實際上實用的可鍍塑料僅ABS塑料一種且應是規定的電鍍級牌號ABS塑料由3種物質組成A為丙烯腈B為丁二烯S為苯乙烯其中丙烯腈與苯乙烯共聚形成樹脂相丙烯腈與丁二烯形成彈性體相也稱橡膠體相樹脂相與橡膠體相再混合形成ABS塑料通用級的ABS塑料電鍍后的結合強度為12~90kPa而電鍍級的可達140~540kPa電鍍級的ABS塑料至少要滿足兩條要求
一是丁二烯的質量分數應控制在18%~23%過多或過少都會降低結合力二是必須是接枝共聚物不同的進口品牌其電鍍效果也有差異
3 ABS塑料粗化處理的重要性
ABS塑料在進行粗化處理時以細粒狀彌散于樹脂相中的丁二烯被氧化溶解而樹脂相不易被氧化破壞溶解橡膠相被溶解后塑料表面產生大量均勻而微細的空穴其密度可達6×104個/cm2隨后經過敏化活化或膠態鈀活化化學鍍和電沉積空穴內部沉積的金屬層與外表金屬層連成一體機械撳鈕鑲嵌作用使鍍層與塑料獲得一定強度的結合力當
ABS塑料中丁二烯含量不足時形成的凹坑過少過稀若丁二烯含量過多微小坑點又會連成大片形成大坑結合力也不好這就是電鍍級ABS塑料對丁二烯的含量范圍和均勻分布有較嚴格要求的原因ABS塑料因粗化等其他鍍前處理工序后若ABS塑料是接枝共聚物表面也會引入極性基團這些極性基團可能與化學鍍時還原的金屬銅或鎳之間產生鍵合作用而增強結合力但鍵合僅起次要作用主要的結合作用仍為粗化后形成的機械結合
粗化的要求一是均勻二是適度粗化不足或過度結合力都不好生產中可用如下方法判斷取粗化后的塑料件進行水洗本不親水的塑料件應完全親水若有不親水現象則說明粗化不足用工具夾住工件在電爐上慢慢烤干干后塑料件發白不反光則粗化較好若起絨毛狀色過暗則說明粗化過度
4 影響粗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除了ABS塑料本身材質要良好外不同用戶提供的塑料件及同一廠家不同批次產品間也存在質量差異應先作小樣試驗確認粗化效果好后再生產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影響粗化效果比如
1注塑模具的設計是否合理注塑條件是否控制得當
2粗化前是否作了消除應力處理ABS塑料在注塑時總會在制件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應力模具設計不當及注塑條件控制不良時尤為突出應力大的部分不易粗化而應力小的部分粗化速度快待應力大的部分粗化達到要求時應力小的部分已粗化過度因此除非擁有豐富的經驗能做到即使不消除應力也有高的產品合格率否則應在粗化前先作去除應力處理
3粗化液配方
高硫酸低鉻酐型配方的粗化速度慢操作范圍窄易損害AS樹脂相低硫酸高鉻酐型配方則正好相反一般應用較多當容易粗化過度時在粗化液中加入適量的磷酸能緩和粗化作用防止粗化過度但會降低粗化速度
4粗化液溫度
液溫低于60°C時粗化很慢液溫越高粗化越快為節能及穩定粗化速度粗化槽應加保溫層一般采用鈦質電加熱器進行電加熱并配備恒溫控制設施
5自動化生產中在線粗化時為了縮短粗化時間應注意掌握好粗化配方與溫度因時間是自動化程控的故對粗化工藝的掌握比手工粗化時要求高但由于都是上掛具粗化因此工件不易重疊粗化有可能更均勻手工作業時工件在粗化液中呈上浮狀另外當粗化液中三價鉻及橡膠相溶出物過多時粗化效果變差應更新自動線生產時粗化液的更新頻率較大廢舊的粗化液濃度很高含鉻量大若直接倒入廢水中處理則廢水處理成本會大增故應單獨處理聚丙烯塑料也是常見塑料但普通聚丙烯鍍后結合力不好近年有人根據電鍍級ABS塑料的原理在聚丙烯中加入粗化時易溶的填料開發了可電鍍的聚丙烯也可稱為電鍍級聚丙烯若遇這類塑料件也一定要先弄清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