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花生油,橄欖油,哪類油最健康?教你健康吃油!
近日第三方測評機構優恪網選擇了中國市場上10款暢銷的油辣椒產品進行測評海天老干媽老干爹友加等多款油辣椒產品被檢測出礦物油大幅偏高含有多環芳烴化合物以及增味劑等問題礦物油不能被人體吸收消化其攜帶的多環芳烴類等有害物質可能進入血液系統影響身體健康
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指出礦物油可用于發酵工藝糖果等的加工工藝中但沒有規定具體的限量要求離開劑量談毒性是不科學的對于醬油辣椒醬這種輔助調味劑每頓食用量不過幾克到幾十克礦物油超標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傷害消費者也不必恐慌
與其擔心礦物油的危害還不如多關注一下天天在我們食物中出現的動物油和植物油油吃對了不僅不會胖而且也有利健康吃不對反而會增肥吃出高血脂傷害心血管這可不比礦物油帶來的健康隱患小先看看動物油和植物油的區別吧
動物性食用油
動物性食用油顧名思義是經天然動物油脂精煉后的食用油如黃油牛油豬油等
優點味道較香具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的吸收作用動物油中的膽固醇是合成膽汁和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
缺點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吃多了還是會增加膽固醇含量不利于心血管健康
植物性食用油
植物性食用油來源于天然植物油脂并經精煉后的食用油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橄欖油
優點含各類單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亞麻酸油酸亞油酸等是人體必需而又不能自己合成的必須由食物中供給
缺點植物油中以維生素E為主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K
近年來關于植物油致癌等報道也時不時會出現本周國家食藥總局還發布了棕櫚油的使用風險解析到底怎樣用油才健康?來看看權威解讀吧↓↓↓
幺幺還總結了一些健康用油實用招一文教你學會怎樣用油鑒于單一油種的脂肪酸構成不同營養價值亦不相同應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最好雨露均沾
燉煮菜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
這類油的共同特點是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特別高亞油酸特別豐富難凝固耐熱性差由于多不飽和脂肪酸易氧化耐熱性差所以此類食用油加熱的溫度最好不要太高以燉煮為主不適合用來煎炸食物炒菜時盡量避免冒油煙
一般炒菜花生油米糠油等
這類油各類脂肪酸比較平衡油酸較為豐富耐熱性較好此類食用油基本可以用于任何烹調方式
炒菜時不要等油鍋冒煙才開始炒菜應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避免營養損失和產生致癌物最好不要用煎炸的方式即使煎炸也要在冒煙前就將食材放入鍋中
是不是看得有點餓?幺幺提醒記得吃早飯
涼拌菜橄欖油茶籽油芝麻油亞麻籽油等
這類食用油雖然也具有良好的耐熱性也可以用來炒菜但是它們特有的香味使其在用于涼拌的時候更加美味
這些油中橄欖油比較特殊直接食用或涼拌時使用初榨橄欖油然而如果是用來炒菜或煎炸時選擇精煉橄欖油或混合橄欖油
少吃棕櫚油豬油牛油黃油等
這些油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在動物油中存在較多植物油中只有幾種含量較高而棕櫚油是比較常見而且消費量大的一種平時我們吃到的很多酥脆的點心就很可能含有棕櫚油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食用油作為純能量食品過量使用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家用烹調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湯匙3湯匙左右即可不要攝入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