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干冰惹的禍 一聲巨響 候車室里突然奶油四濺
陳師傅是杭州一家飯店的廚師昨天一大早他帶著巧克力醬奶油等等食品原料要趕去上海參加一項烹飪大賽早上7點45分陳師傅坐在了杭州城站火車站的候車室里
突然隨著一聲巨響從他放在邊上的包里巧克力醬和奶油猛烈地四散噴射出來飛濺到了邊上的旅客身上
這是什么情況啊被嚇到的旅客們面面相覷得到消息的城站派出所鐵警第一時間趕過來但是一時也鬧不明白怎么就發生了如此蹊蹺事
愣了那么一兩秒鐘看看身邊旅客們被奶油巧克力醬噴了一身的狼狽相再看看滿地的塑料片陳師傅一拍腦袋猛然反應過來了
壞了一定是我包里的干冰炸開了
廚師帶著干冰
是為了保持比賽食材的新鮮
稍有化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干冰乃是固體二氧化碳溫度為-78℃人們最常見到它的場合就是舞臺上噴射出來用于制造氣氛的白煙
作為廚師陳師傅很明白低溫的干冰可以作為食品的制冷保鮮劑這也是他今天帶干冰的初衷路上可以讓自己帶的食品原料盡量保持新鮮
不過陳師傅這次疏忽了一下他把干冰裝在了一個塑料飲料瓶里而且將瓶蓋擰緊了這樣一來這些干冰就處于密閉的狀態一旦受熱固體變成氣體體積要膨脹許多倍(可以高達800到1000倍)一下就把塑料瓶給炸裂了
瓶子炸裂貼著放的巧克力醬和奶油自然就都噴射出來了幸好這些食品原料都是軟乎乎的除了弄臟衣褲和行李邊上的旅客都沒有受什么傷不過陳師傅還是感到很不好意思
鐵警在搞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后又對陳師傅一番警示希望他以后小心再小心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時鐵警也發出預警提醒市民注意
干冰惹禍
并不是第一次發生
這確實是一個小概率的事件不過因此造成險情的也確實存在
就在前幾天央視曾報道了這么一則消息
為了過生日北京市民吳女士買了一個冰淇淋蛋糕當時隨蛋糕到手的還有作為制冷保鮮劑的干冰冰柱店家沒告知吳女士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只覺得好玩就把冰柱放進了空礦泉水瓶然后隨蛋糕一起放進了冰箱里哪里知道事后冰柱炸裂了瓶子甚至把冰箱門都炸飛了專家當時解釋干冰的溫度比冰箱要低很多亦是受熱膨脹導致了險情的發生
本報去年11月也曾報道過余姚某學校校慶有孩子在跳舞時被舞臺上不當噴出的干冰凍傷了
記者隨后走訪了丹比藝術蛋糕亞都蛋糕可莎蜜兒等幾家門店他們都表示未曾使用干冰來冷藏一般就是將產品放進冷藏柜保持0到4度的溫度保質期為兩到三天
另一家杭州食品企業表示干冰畢竟不如冰塊那樣可以方便取得企業是不會交給顧客使用的但是如陳師傅那樣海鮮等食材若要長途保鮮可能會用上干冰因為它不會化成水那樣的狀態而弄濕東西但這種情況下還是廚師等專業人士使用干冰較多
儲存干冰
切忌密閉或跟液體混裝
記者采訪到了杭二中的化學老師林肅浩
林老師說作為固體二氧化碳的干冰對環境污染很小且不會化成液體狀態所以多被餐飲企業用來當成制冷保鮮劑但普通市民使用確實不算太多
林老師提到干冰的儲存確實有講究最好還是用鋼鐵質地的瓶子或罐子儲存并且不要密閉否則確實容易因為受熱固體轉化成氣體使得容器壁受到的壓強增大導致險情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