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全面退出歐盟成定局
王蔚佳 鐘可芬
對于中成藥產品而言其在歐盟市場的大限將至
歐盟2004年出臺的《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下稱《指令》)規定所有植物藥生產企業必須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冊否則不允許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
廣州奇星藥業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監袁科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中成藥產品拿到歐盟的藥品批文原因在于歐盟要求提交的技術資料涉及到中成藥標準的問題有成分定性定量的指標要求而這恰恰是復方中成藥的短板
剩下的17天時間里可以確定的是已經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國內企業完成注冊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劉張林對本報記者表示
緊急沖關折戟
按照正常的流程第一步的材料遞交就需要一年的時間第二步的cGMP(良好作業規范)認證一般也需要半年多走完整個認證過程至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劉張林告訴記者現在國內在這一注冊過程中進度最快的企業也僅僅過了材料遞交的階段根本不可能在剩下的半個多月里完成后續的cGMP認證
由于沒有一家國內企業通過《指令》注冊4月30日后出口歐洲的中藥將隨時面臨被處罰的風險
那么在長達7年的時間里為何中國企業沒有積極注冊
劉張林認為除了本身出口量不大企業重視不足的原因外觀望也是一種企業普遍的情緒不少企業寄希望于歐盟不會監管得很嚴格這些企業認為別的公司不做只有自己做了認證如果歐盟放寬標準自己投入很大精力并不值得
而來自《指令》的硬性規定也堅定了企業這一想法傳統草藥在申請日之前至少已有30年的藥用歷史其中包括在歐共體內至少已有15年的使用歷史可國內中藥產品大多都是以滋補保健等非藥品身份在歐洲銷售不可能提交出符合規定的銷售證明所以大家都覺得總有解決的辦法劉張林說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2010年在醫保商會多次召開緊急會議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號召下去年同仁堂(600085.SH)廣州奇星以及蘭州佛慈等藥企開始著手準備歐盟申報的工作但截至目前這3家企業依然都處于最初始的品種篩選資料收集的材料準備階段
蘭州佛慈曾一度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率先通過認證的企業其產品濃縮當歸丸在歐盟傳統草藥的注冊申請已進入沖刺階段但迄今為止依然未收到注冊通過的消息
打擊中藥企業海外拓展
根據醫保商會昨日向本報提供的最新海關統計數據2010年全年我國中藥出口達2.5億美元包括保健品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和中藥飲片四大類
其中中藥提取物出口額1.75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的六成多中藥飲片以5000萬美元排名其次中成藥和保健品的出口數據則分別為1233萬美元和1252萬美元
劉張林認為《指令》影響的主要是中成藥部分短期來看因為中成藥出口金額不大對整個中藥出口數據影響暫時有限但是對中藥企業的海外拓展無疑將是非常大的打擊
歐盟《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序指令》現在要求做的都是簡易注冊而不是一個新藥上市袁科倫告訴記者因此奇星藥業對于歐盟市場的產品注冊計劃將分為兩步走第一步是通過歐盟的cGMP認證第二步是在品種的選擇上先選擇片劑與丸劑
現在公司準備注冊的是鼻炎片預計今年底遞交注冊資料希望可以在2012年底拿到注冊文號袁科倫表示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中成藥產品拿到歐盟的藥品批文原因就在于要求提交的技術資料涉及到中成藥標準的問題有成分定性定量的指標要求而這恰恰是復方中成藥的短板
企業需要準備的費用方面也差距很大考慮到cGMP改造和技術性研究的成本視各個企業的基礎而定一般要花費幾百萬到上千萬元人民幣
由于之前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市場已陸續出臺相關規定《指令》的影響將比較集中地體現在英國市場這對以英國作為海外主戰場的同仁堂來說將是一個挑戰
同仁堂2010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國內實現營業收入345465.73萬元海外市場銷售33076.33萬元海外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54.58%而公司也將積極與各國經銷商溝通協調來確保海外市場銷售的穩定增長
昨日本報一直嘗試與同仁堂負責海外市場的外經辦聯系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同仁堂方面電話一直處于忙線中集團對外宣傳部門表示對此事沒有發言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