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曾經的赤豆棒冰、小奶油嗎
來賣棒冰吃哉綠豆棒冰奶油大雪糕記憶中悠長的吆喝聲在夏日鄉村寂靜的午后傳得老遠賣棒冰的大多是些中年男子他們騎著鳳凰牌自行車車的后架上綁了一個乳白色的大木箱上面用醒目的紅漆寫著棒冰兩個字每天下午兩三點他們就開始叫賣了
每到夏天冰箱里藏著一些棒冰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對老一輩的富陽人來說棒冰卻是他們關于夏天的回憶
困擾整個童年疑惑
同樣是赤豆棒冰赤豆咋就差那么多呢
吃過赤豆棒冰的人都會有同一個感受挑選赤豆棒冰就像玩抽獎有些棒冰里全都是赤豆有些棒冰一顆赤豆都沒有喜歡吃赤豆的怕選到沒有赤豆的赤豆棒冰買赤豆棒冰時就纏著賣棒冰的人一根根棒冰挑過來剝開包裝紙看看哪支赤豆多就選哪支
有的赤豆棒冰怎么會沒有赤豆呢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有過一段在棒冰廠工作經歷的陳阿姨回答了筆者的這個問題原來這和那時的制作工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陳阿姨介紹那時制作赤豆棒冰把赤豆和水混合放在一個制作棒冰的容器里后是由人工攪拌均勻再進行統一冰凍最后進行切割的一個容器盛滿赤豆和湯水冰凍之后可以制作5~6根赤豆棒冰如果遇到大批量生產由于赤豆和湯水是人工進行攪拌每個容器里的赤豆沉淀的程度不同冰凍后偶爾會出現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就出現了之前說的有的赤豆棒冰有很多赤豆而有的赤豆棒冰赤豆很少甚至有的赤豆棒冰沒有赤豆的現象
據悉陳阿姨出生于六十年代二十多歲的時候夏天會去受降棒冰廠打工每天工資八角錢所以叫臨時工又叫八角頭兒陳阿姨說很多人來做臨時工都是沖著棒冰來的在工作之余會偷偷給自己做一支赤豆棒冰而那時的棒冰都是不放任何添加劑的加上是純手工制作味道不言而喻
陳阿姨還特別提到一點那時候批發棒冰很多小販怕批發不到前一天晚上就趕到門市部來排隊等候了有些老奶奶為了能多批到幾箱棒冰會隨身帶點水果直接到開票房里找幾個開票的小姑娘套套近乎送點水果碰到好說話的這個后門就開進了要是個很嚴肅的老員工就會給老人臉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