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云服務王者之爭,技術好才是真實力
九月份的IM通訊云市場熱鬧非凡易觀連續發布關于兩份IM云服務的報告一篇是《中國IM云產品性能測試報告2015》報告顯示容聯在流量速度耗電量等技術指標均占有較大優勢另外一篇是《2015年中國移動IM云產業專題研究報告》報告顯示親加游戲行業市占率第一增長率第一運營商覆蓋率第一
對這兩份報告技術評測篇更有權威性在該報告中技術評測的方法是公開的而對于所謂的市占率等指標部分開發者和使用者則持懷疑態度因為這幾個IM云服務公司都是非上市公司這些數據怎么得來的呢?筆者曾潛伏幾個IM云的開發者群親身經歷某咨詢公司的市場調研方式是為做出來某個通訊云市占率第一的報告則在該IM通訊云公司的開發者群里面選出一大群用戶進行訪談這樣做出來的市占率報告可見其準確性有多少水分
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對于開發者而言選擇IM通訊云服務是優先考慮技術指標還是市占率呢?筆者認為仍然是技術指標為第一選型要素
對于IaaS服務用戶主要使用的是資源因此主要是看云服務的資源力和資源管理能力
對于PaaS服務用戶主要使用的是平臺技術因此主要看服務的技術實力
對于SaaS服務用戶主要使用的是產品因此主要看服務的產品實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容聯云通訊找到了IM云服務的切入點那么為什么容聯環信融云三家廠商技術實力有如此大的差距從三家廠商公開的評測報告和市場宣傳來看可能和三家通訊云所采用的技術架構有關
據環信對外宣傳的公開資料來看環信的IM通訊云是基于openfire+xmpp的開源代碼實現的因為openfire+xmpp更適用于PC場景的IM通訊所以環信對此做了大幅修改之所以做這種技術路徑的選擇也許和環信創始人的背景有關他們都做開源出身但是令人費解的是為什么視開源為信仰的他們基于開源軟件搞了一套東西卻不開源了而是進行了商業化運作?
融云的技術架構幾乎從來沒有對外披露過但是通過推斷可以了解融云是飛信的孵化項目因此其技術架構也應該是基于飛信的飛信的公開資料顯示飛信采取的是simple協議(sip的擴展協議)此協議主要應用在通信領域在pc時代完全沒有問題如果平移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其技術優勢還不如xmpp
容聯IMplus的技術架構公開發布的資料顯示采取的是類微信的push-pull架構protobuffer二進制協議去DNS小包體等等很多的策略來匹配移動場景的IM需求
從架構選擇的角度容聯IMplus的架構無疑是最優的這也從易觀的測試報告中可以反饋出來最重要的是報告發布至今環信和融云一直保持沉默也從側面驗證了這一事實
對于IM云市場可以把市占率用戶數活躍度看成是王字的三橫而技術實力就是王字的一豎沒有了這一豎的支撐三橫只能被看做小三而有了這一豎王字才能立得住從這個角度來說對于IM通訊云的未來發展開發者更看好真材實料的技術實力
競爭越激烈即時通訊云的開發者越能使用到更好的服務但唯一所要做的就是擦亮眼睛根據自己判斷的實際情況做出一個好的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