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產品恐難“保鮮”
動動鼠標,水果蔬菜海鮮水產特產肉類都會來到你面前
近年,隨著電子商務興起,生鮮產品被搬到網上,方便了許多人但保質期短冷鏈物流成本高等難題,使得生鮮產品的觸網之路并不順暢
網購生鮮逐漸興起
黃小姐是上海的一名白領,平時工作忙加班多,很少有時間去超市采購水果有一次,她在網購商品時,看到一個生鮮商品彈窗,點進去發現,這個網店有她平時愛吃的椰青和木瓜等,而且價格比超市便宜買了一次之后發現還不錯,于是她開始和周圍的朋友一起組團網購水果
已是三個孩子母親的季蕾也是一名網購生鮮愛好者她說,孩子多,沒有時間出去購物,在家里,孩子們在旁邊玩,我在網上或者手機上買買東西,然后開門收貨就行了
她告訴記者,她家平常吃的水果和牛肉,多是在網上買的
近年,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上購買蔬菜水果及海鮮肉類等調查發現,性價比便利性以及品類豐富度是驅動消費者網購生鮮的三個主要因素
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生鮮電商在這兩年發展迅猛,大大小小經營生鮮的電商遍布各地
陳勇是眾多生鮮電商中的一個,他經營著一家微店,主要賣進口水果為了保證水果的品相口感,他幾乎每天一大早到位于上海市郊的進口水果批發市場采購
陳勇說,只有保證了水果品質,才能換來客戶的信任,才能吸引他們重復購買我們最終目的不是光賣水果,我們需要有一個穩健的銷售模式,這樣有什么產品都可以推,就像我這次賣香瓜子,一個月賣30噸比水果利潤還高
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400億元,預計2018年將突破千億元因此,生鮮電商被稱為電商領域的新藍海
火爆交易后遭遇發展瓶頸
然而,火爆的交易背后,逐漸暴露出這個行業存在的問題采訪中,不少消費者告訴記者,在網上購買生鮮要十分小心踩地雷,運氣好,買東西還算如意,運氣不好,商品品質不如預期也只好自認倒霉
黃小姐說,我一次團購了6個椰皇,只有2個是ok的
記者對一些生鮮網店的投訴做了大概統計像蔬果等產品,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貨品與商家的圖片描述不符有爛果次果等;海鮮等生鮮品類,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冰袋已經化水海鮮的肉質已變軟甚至滲水有異味等
萬擎咨詢CEO魯振旺認為,生鮮食品是網購食品中的高危產品,因為保質期短,容易出現腐爛變質,但這通常不是商家故意的行為,大多是在物流運輸中出現的問題因為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生鮮物流配送體系
魯振旺說,就供應鏈來說,配送包裝,還有倉庫里的溫度,是非常關鍵的冷鏈運輸方面,關鍵是冷藏車的建設,還有網點要有一定的保鮮措施這些都要做好目前是比較難的現在大部分生鮮電商采用冰塊+泡沫箱的形式,而這種冷凍方式是有時間局限的,超過時間上限就無法保證新鮮度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冷鏈建設是生鮮電商的發展瓶頸之外,網購生鮮食品的標準缺失是目前生鮮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同一款產品,今天買到的是甜的,明天就可能是酸的,大小口感品質都不穩定,就很難留住消費者
相關數據顯示,在目前國內農產品電商接近4000家的體量中,僅有1%能夠盈利,7%有巨額虧損,88%略虧,4%盈虧持平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生鮮電商處于虧損狀態
魯振旺說,現在沒有一個第三方的標準,就是說從采購端到整個運營,到配送,基本上是靠自己
專家表示,我國生鮮電商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從農業生產源頭的缺乏標準供貨商的小而散,到包裝與冷鏈的標準不一,使得各生鮮電商的標準化之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