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鋼板“做手術” 電焊鉗是“手術刀”
如果把焊條比作手術刀操作這項技術的蘭州蘭石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焊工魏本強拿起電焊鉗焊接之時就猶如醫生拿起手術刀給病人解除痛苦一樣一絲不茍面對患者醫生的手術刀唯有聚精會神才能刀下病除而魏本強用焊條焊接壓力容器的每一個部件都要讓壓力容器在幾百度高溫下運行安全如若一點疏失造成的后果將不堪設想魏本強焊接的壓力容器設備都要經過嚴格的無損檢測其中不僅有各項試驗更有超聲波探測流程一點不比看病少今日我們的勞動者之歌就帶讀者走近焊工魏本強的工作看他是如何在一項項嚴密檢測下出色完成每一次焊接的
難忘師恩
一技在手成就夢想
1990年8月魏本強從技校畢業后就來到了蘭州蘭石廠工作從事手工焊接的工作對于每一位工匠來說師徒傳承都是打開他們工藝之門的必經之路魏本強的學徒生涯中師傅馬先生是個要求嚴格的人在生活上可以照顧可以談心但是在焊接工藝上沒有什么可通融的
魏本強說在跟著師傅學習了近一年的時間師傅讓他獨立完成一項工作焊接一個難度比較大的彎管當時他就犯難了因為焊條的直徑大而且角度變化也大對于他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確實有些困難為了完成任務他就反復琢磨下班后顧不上吃飯偷偷弄了點邊角廢料跑到車間將其打磨成坡口實驗板反復練習結果最終按照師傅的要求漂亮地完成了彎管焊接工作那次師傅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在師傅的精準教導下魏本強終于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技師資格證書自此成為一名真正的電焊工技師期間他一直在裝焊車間工作由于魏本強基本功扎實別人需要兩三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他只需要一兩年就可以完成所以他也很快在同批工人中脫穎而出魏本強不僅在焊接技能方面刻苦鉆研而且特別是在焊縫的返修方面能夠快速地解決產品出現的問題因此他連續十幾年參加公司各類壓力容器的生產制造且在全廠技術比武中多次獲得技術能手的稱號
可無論多少榮譽在魏本強看來師傅說的一段大白話還是讓他最受用師傅說技術學好了就是自己的吃飯碗以后不論你走到哪里靠技術你都有飯吃但是想要做到技術精通那就必須得下一番苦功夫手工焊接技術最重要的就是遵守技藝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焊接方法最終方可達到手工焊接的最高標準
追夢精工
焊接就像拿著手術刀
從技校畢業走進車間轉眼魏本強已在這里度過了26個春秋從老廠區到新廠區嶄新的廠房改變的是生產環境不變的是精工細作的匠人精神
魏本強說他們生產的壓力容器主要是煉油化工裝置的核心部位煉油化工的化學反應都要在這些壓力容器里完成在幾百度高溫的考驗下要保證每一個焊接點的絕對安全這是牢固樹立在他們每個人腦海中雷打不動的安全意識畢竟這些壓力容器都要用在今后的煉化生產之中即使最小的焊縫有一點疏漏在高溫下都將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爆裂等生產事故因此作為煉化設備供應商他們能做的就是在源頭精密精密再精密確保每一個焊縫都無縫融合這樣才能經受住后續生產的各種考驗
拿起電焊鉗魏本強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在焊花四濺中壓力容器的一個接口被一點點焊接魏本強說焊工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長期積累的經驗如何讓壓力容器的接口處圓潤連接坡口的選擇至關重要選擇好的口徑用最適合的方向去焊接這樣才能達到工藝要求魏本強說焊接工藝流程就是要求無縫隙連接如果沒有長期的熟練操作掌握其中要理在焊接中就可能出現氣泡和殘渣這種雜質和氣泡如果在焊縫中出現則會造成焊縫無法緊密縫合而存在瑕疵的焊點在后續的工作中就出現泄漏甚至引發事故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焊工除了在焊接操作中的一絲不茍更應該在焊接開始之前就做足工作仔細觀察所要焊接的縫隙然后選擇最佳的切入口這樣才能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每個焊接成功的壓力容器都會像給病人看病一樣被仔細檢查諸如超聲波還有焊縫內部的探測技術等都會將焊接過程中的一點點瑕疵挑出來于是在魏本強看來焊工手中的電焊鉗就如醫生的手術刀一般作為焊工你唯有精細中精益求精才能在接下來的體檢中過關不然你生產出一個病號怎么能叫合格產品又怎么能承受接下來的重任呢而對于提高焊縫的合格率多年的經驗告訴魏本強唯有精工細作和無數次的練習讓這項技藝與責任同時融入腦海
工匠精神 敢于擔當開拓前行
2013年對于魏本強來說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公司訂單拿下700噸大型加氫反應器這套裝備是目前國內大型的煉化裝備在市場上有開創意義和拓展精神但是制造周期長過程復雜一臺裝備的出廠時間就要半年相當考驗一個廠子的綜合實力和技術能力魏本強說這個項目在考驗廠子的綜合實力的同時對于焊接工藝也是一項挑戰由于各項技術指標要求高這臺大型設備要求的是一次焊接成功如果焊接不能通過無損鑒定探傷不合格那么拆除焊接處意味著動了接口即使后續再來也無法達到技術要求于是他和同事們面對這項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挑戰唯有以破釜沉舟的魄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來嚴格按流程完成每一次焊接最終當這臺裝備交付廠家使用時大家內心的成就感簡直無以言表
魏本強為我們講述的另外一個匠心實例是他們生產大型螺紋換熱器的場景在車間現場記者也見到了這臺尚未制造完畢的設備3000多個管道在其中每個管道的管道口都要和設備有機聯系這就需要焊工一點點將其焊上去在魏本強看來這項工作最考驗焊工的耐心每一個焊口都要實現無縫隙融合對于焊工來說就不能有一點馬虎對待第一個管口和對待第3000個管口都要有一樣的耐心魏本強告訴記者一位熟練的焊工半天時間可以焊接300個管道口所以這是項費時的工藝要求是大家要把心沉下去
26年精工堅守如今魏本強已經成為技術能手單位為了更好地傳承魏本強的技術成立了魏本強焊工工作室當初初出茅廬的學徒現在已是多名焊工的師傅魏本強說時代在變工廠也在變當大家走進車間已經能看到工業機器人熟練焊接的身影這是技術的進步也極大提高了生產力但是在很多核心部位依然有機器人無法觸及的地方這便更需要精工匠人更加精湛的工藝這便是他作為老師給徒弟們的囑咐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掌握核心的精工技術即使機器人也淘汰不了大家畢竟機器人的程序還是由人來設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