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鮮銀耳營養還是致命!
天氣逐漸變暖總有些人對隔夜的食物不放心比如就有人說隔夜銀耳不能吃因為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實際上這個說法完全是胡扯亞硝酸鹽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產生不過銀耳中毒確有其事但跟干銀耳沒啥關系主要嫌犯是鮮銀耳
也許你會說不是鮮銀耳更有營養嗎?那你想必是沒聽過30年前的那些慘案吧!
變質銀耳中毒事件
在上世紀80-90年代隨著人工種植銀耳的規模越來越大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陸續出現了一些集體中毒事件1984年山東東平縣和河南鄭州附近連續出現兩次銀耳中毒事件共有110人中毒死亡9人1988年河北省巨鹿縣19人中毒死亡5人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經過實驗室人員的確認這些中毒事件全部是因為變質銀耳產生毒素
變質的主要原因有的是在種植環節就有污染產生塌耳現象也有的是在儲藏環節的污染導致變質
此外銀耳罐頭也曾導致類似中毒事件
無藥可解的致命毒素
銀耳之所以能夠導致人們食用后中毒是因為一種叫米酵菌酸的毒素這種毒素來自一種細菌叫椰毒假單胞酵米面亞種
椰毒假單胞是一種細菌最早是荷蘭科學家在印尼爪哇島的食物中毒事件中發現的那種食物叫tempe bongkrek是以大豆和椰子粉發酵制作的這就是椰毒的來源
在中國東北食用酵米面中毒事件在歷史上時有發生新中國成立后到1975年至少有1800多人因食用酵米面中毒導致700多人死亡死亡率近40%但病因不明中國為此成立了酵米面中毒病因研究協作組經過近5年的努力才找到這種致病菌并暫時命名為酵米面黃桿菌隨后科學家們又發現變質銀耳中毒也是由酵米面黃桿菌造成的
經過孟昭赫教授的深入研究發現這種細菌其實是椰毒假單胞的變種后被正式命名為椰毒假單胞酵米面亞種它本身并不致命但它能產生兩種致命毒素分別叫米酵菌酸和毒黃素中毒后會導致肝腎損傷引發器官衰竭和死亡
至今仍沒有應對米酵菌酸的特效解藥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清腸措施同時針對患者的癥狀輕重予以對癥治療比如保肝保腎降低顱內壓等由于中毒者常居于農村山區衛生意識差醫療條件有限交通不便往往導致治療延誤死亡率很高
沒必要購買鮮銀耳
由于變質銀耳中毒時有發生各地經常有死亡病例出現這早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為此一些地方和部門有專門規定鮮銀耳不允許售賣在那之后鮮銀耳中毒越來越少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以后已經很少聽說銀耳的中毒事件了人們也已經習慣了買干制銀耳
但可能有朋友還是能在一些菜場農貿市場看到有人售賣鮮銀耳那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建議大家不買不吃并不是因為它一定有毒而是因為沒有必要
首先干制銀耳保留了銀耳中的絕大多數營養包括多糖維生素礦物質等鮮銀耳并不會比干銀耳好多少其次銀耳干制過程中即使原先有少量毒素污染在陽光紫外線的作用下也會降解不少數據顯示鮮銀耳中米酵菌酸的檢出率遠遠大于干制銀耳且目前并沒有出現干制銀耳中毒的
如果你一定要買鮮銀耳那要注意銀耳的手感和氣味比如是否有發粘發軟是否有霉變腐敗的異味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千萬不要購買了
此外自己在家泡發銀耳記住要勤換水不要泡太久事實上燉銀耳并不需要泡發稍微清洗一下就行了無非是燉的時間長一點而已
最后再次強調很多微生物引起的嚴重疾病或并發癥都是小概率事件包括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格林巴利空彎李斯特菌肉毒椰毒三硝基丙酸霉甘蔗等等你沒見過不等于它不存在等它真的降臨到你頭上后悔都來不及鮮銀耳只是一個例子告訴你不必要的風險還是規避一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