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先鋒軍” 改性塑料的微孔硅酸鈣改良
塑料網訊我國塑料加工工業持續快速發展制品年產量達一億噸人均消費量也進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乃至今后的歷史長河中塑料材料和制品都將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伴侶做為一種人類現代科技成果的新型材料塑料將青春永駐塑料加工工業也將做為綠色朝陽產業而持之永恒
改性塑料的微孔硅酸鈣改良
改性塑料行業是塑料加工工業的一支重要的方面軍起著先鋒和帶動的重要作用
塑料改性即通過化學的方法或物理的方法或化學物理聯用的方法降低塑料材料及制品的成本或使其性能按我們所希望的方面得到改善或者增加其功能使之應用領域得以擴大
填充改性與共混改性增強改性并列為塑料改性的三大手段填充改性指的是通過添加非有機高分子類的粉體材料(主要是由非金屬礦物制成的粉體)達到降低塑料材料及制品成本性能改善增加功能的效果
填充改性技術取得重大進展但也面臨著一些難以逾越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增重問題
微孔硅酸鈣的出現為解決填充改性技術發展瓶頸的增重問題帶來光明和希望新近的研究表明適量微孔硅酸鈣不僅可以使填充塑料的密度顯著降低而且在保持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的前提下功能性凸顯是幾十年來塑料改性領域從未出現過的全新現象它的合理使用將為塑料填充改性帶來革命性的重大變化其現實和長遠意義都是重大非凡的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微孔硅酸鈣的制造和應用將登上科技創新的獎臺在國內國際范圍內將樹立新材料創新的制高點成為人工合成無機粉體材料技術創新的里程碑
塑料加工業使用非金屬礦物粉體材料的情況
塑料材料及制品年產量1億噸使用各種非金屬礦物粉體材料總量為1200萬噸碳酸鈣(包括重鈣和輕鈣)占70%即840萬噸滑石粉占20%即240萬噸其它如高嶺土硅灰石粉水鎂石粉鎂鋁氫氧化物等占10%即120萬噸
隨著塑料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填充改性技術的進步在塑料新材料及制品中使用的非金屬礦物粉體材料的數量還將顯著增長
天然微孔粉體材料和人工合成的微孔硅酸鈣粉體材料的情況
天然微孔粉體材料主要指的是硅藻土和沸石粉
硅藻土是一種硅質巖石由古代硅藻遺體組成其微孔直徑約20~100nm孔壁125nm左右聚集的粉體顆粒約幾個微米到幾十微米因有大量微孔存在其堆積密度約0.3~0.4g/cm3
硅藻土在我國分布集中在吉林浙江云南等地經過分選提純廣泛用于過濾保溫隔熱建材等領域其吸附功能突出能吸附自身重量2.5倍的水
在塑料中應用硅藻土的主要障礙是其硬度過高易對加工機械設備及其模具造成嚴重磨損盡管其微孔優勢很誘人但所有的應用研究都因磨損嚴重而止步了
沸石粉也具有致密的微孔結構而且資源更為豐富其精制也相對方便同樣因硬度高在塑料中未能得到實際應用
天然微孔粉體材料在很多領域得到恰當的應用是可喜的事但它們既然是大自然的饋贈就存在枯竭隱患而人工合成的硅酸鈣微孔材料其主要原料是含硅化合物和碳酸鈣在地球上可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人工合成硅酸鈣微孔粉體材料同樣具備天然微孔材料同樣的納米尺度的微孔結構幾乎具備天然微孔粉體材料的全部使用功能有的方面還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寶貴的是這種微孔粉體材料的硬度和大量使用的碳酸鈣滑石粉等粉體材料相近的硬度不會對加工機械設備及模具帶來不可忍受的損害
人工合成的微孔硅酸鈣具有多孔結構其微觀結構照片如圖1所示其它幾種粉體材料的微觀照片如圖2所示
合成硅酸鈣粉體一次顆粒粒徑為1~3μm其蜂窩狀微孔尺寸約100μm左右微孔周邊孔壁厚度約5~10μm
表1和表2分別展示了合成硅酸鈣微粉和其它多種粉體的技術性能可以看出硅酸鈣粉體在堆積密度比表面積和吸油值方面是普通粉體材料不可相比的而和價格昂貴的白炭黑相似
合成微孔硅酸鈣粉體材料的功能性及其在塑料中應用
合成微孔硅酸鈣粉體材料因制造成本較高不可能比大量碳酸鈣滑石粉等塑料加工常用的粉體材料便宜而且由于多孔性造成吸水性強以及比表面積大造成加工流動性分散性不良直接添加到塑料中使用有相當的困難研究工作的重點應當是充分發揮其微孔材料的功能性和添加工藝的合理性兩方面使其在使用成本可以接受的前提下制出其它粉體材料不可能做到的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塑料材料
充分發揮自身堆積密度小的特點降低填充塑料的密度解決增重問題
在同樣添加量時微孔硅酸鈣粉體填充聚乙烯塑料的密度最小且隨著添加量的增加密度增大的最緩慢如圖3兩種粉體制成的母粒填充聚乙烯塑料片材(厚度2.0mm)的性能見表3
由表3可知母料添加量為40%時微孔硅酸鈣的填充效果不僅優于重質碳酸鈣而且其密度低12.5%
利用其高吸附性制備具有緩釋功能的塑料
微孔硅酸鈣的結構特征決定了高吸附性利用這一特點可用于多種助劑的載體加入塑料中后其助劑的釋放時間得以延長從而使塑料材料的某種功能性得以持久
例如在功能性農膜中使用流滴劑母料以微孔碳酸鈣為載體制成流滴劑母料添加到聚乙烯塑料中制成的無滴功能農膜其流滴失效時間是純樹脂制成農膜的一百多倍比使用滑石粉也延長將近80%的時間見表4
滑石粉添加到農膜中還能起到阻隔紅外線的作用提高農膜的保溫性研究結果表明微孔硅酸鈣粉體不僅可以延長流滴劑消耗的時間而且在阻隔紅外線的功能方面優于滑石粉
利用其高吸附性制成除味母料將徹底解決生產現場的異味問題
利用其高吸附性制成除味母料將徹底解決生產現場的異味問題而且對塑料材料及制品使用過程中可全程保持無異味狀態
圖4顯示了加入微孔硅酸鈣粉體的聚乙烯塑料對甲醛的吸附作用而重質碳酸鈣填充的聚乙烯塑料對甲醛吸附作用為零
在塑料用的相容劑母料流滴母料的加工現場由于助劑受熱揮發其氣味令人窒息研究試驗表明少量硅酸鈣粉體的加入可顯著消除現場異味保護操作工人健康實現綠色生產
我國廢棄塑料再生加工利用的規模已達到3000萬噸/年但在加工現場散發的臭味令人難以忍受在加入少量微孔硅酸鈣后現場氣味消失
許多汽車家電的零部件乃至很多裝飾裝潢材料都是由塑料材料制成人們擔心在使用過程中有甲醛或其它不良物質揮發出來如果在制成這些塑料材料時加入適量微孔硅酸鈣將揮發物質關在微孔的牢籠中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微孔硅酸鈣用于塑料的要求
1)可以分散到基體塑料中的粉體顆粒粒徑應在20μm以下(過800目)不宜過粗但也不宜過細
2)水份含量小于5%因干燥涉及到成本對其水份的要求要適度盡量在使用工藝上予以彌補
3)非微孔結構的其它粉體(在制備過程中未去除干凈的雜質應少于1%)
4)pH值在8左右盡量將堿分離干凈
5)白度盡可能高至少大于90度
6)微孔的孔容和孔徑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可根據不同用途分出等級
在價格方面做為功能性粉體材料當然不能和普通粉體材料相比但價格過高將影響使用的積極性對于干燥程度達到使用要求的微孔硅酸鈣粉體材料最好售價低于2000元/噸
借鑒硅藻土的使用經驗拓展微孔硅酸鈣的應用領域做為微孔材料硅藻土的應用歷史悠久應用技術也很成熟不妨予以借鑒
展望
在塑料中使用微孔硅酸鈣的應用研究正在進行之中也取得很多令人鼓舞的成果可以預見幾年之內將形成數以幾十萬噸的市場需求而它的合理使用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極為顯著的
人工合成微孔硅酸鈣是塑料添加劑領域的創新也將給改性塑料學術技術上帶來變革黨和政府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我們所從事的工作正是創新驅動提質增效的現實行動盡管還有一些困難但要堅定信心堅決地堅持不懈的走下去就一定能夠迎來微孔硅酸鈣加工制造和應用的輝煌以原創的自主的自有知識產權引領登上改性塑料領域的制高點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文章鏈接中國塑料機械網http://www.86pla.com/news/detail/27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