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懸劑的評定混方法
微粒大小
混懸劑中微粒的大小不僅關系到混懸劑的質量和穩定性也會影響混懸劑的藥效和生物利用度所以測定混懸劑中微粒大小及其分布是評定混懸劑質量的重要指標顯微鏡法庫爾特計數法濁度法光散射法漫反射法等很多方法都可測定混懸劑粒子大小
沉降容積比
沉降容積比(sedimentation rate)是指沉降物的容積與沉降前混懸劑的容積之比測定方法將混懸劑放于量筒中混勻測定混懸劑的總容積V0靜置一定時間后,觀察沉降面不再改變時沉降物的容積Vu其沉降容積比F為:
(2-6)F=Hu/H0×100%
沉降容積比也可用高度表示H0為沉降前混懸液的高度Hu為沉降后沉降面的高度F值愈大混懸劑愈穩定F值在1~0之間混懸微粒開始沉降時沉降高度Hu 隨時間而減小所以沉降容積比Hu/H0是時間的函數以Hu/H0為縱坐標沉降時間t為橫坐標作圖可得沉降曲線曲線的起點最高點為1以后逐漸緩慢降低并與橫坐標平行根據沉降曲線的形狀可以判斷混懸劑處方設計的優劣沉降曲線比較平和緩慢降低可認為處方設計優良但較濃的混懸劑不適用于繪制沉降曲線
絮凝度
絮凝度flocculation value是比較混懸劑絮凝程度的重要參數用下式表示
(2-7)β=F/F∞
式中F絮凝混懸劑的沉降容積比F∞ 去絮凝混懸劑的沉降容積比絮凝度β表示由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積增加的倍數例如去絮凝混懸劑的F∞值為0.15絮凝混懸劑的F值為0.75則β=5.0說明絮凝混懸劑沉降容積比是去絮凝混懸劑降容積比的5倍β值愈大,絮凝效果愈好用絮凝度評價絮凝劑的效果預測混懸劑的穩定性有重要價值
重新分散試驗
優良的混懸劑經過貯存后再振搖沉降物應能很快重新分散這樣才能保證服用時的均勻性和分劑量的準確性試驗方法將混懸劑置于 100ml量筒內以每分鐘 20轉的速度轉動經過一定時間的旋轉量筒底部的沉降物應重新均勻分散說明混懸劑再分散性良好
ζ電位測定
混懸劑中微粒具有雙電層既ζ電位ζ電位的大小可表明混懸劑存在狀態一般ζ電位在25mV以下混懸劑呈絮凝狀態ζ電位在50~60mV時混懸劑呈反絮凝狀態可用電泳法測定混懸劑的ζ電位ζ電位與微粒電泳速度的關系為
(2-8)ζ=4πηV/eE
式中η混懸劑的粘度V微粒電泳速度e介電常數E外加電強度測出微粒的電泳速度即能計算出ζ電位
流變學測定
主要是用旋轉粘度計測定混懸液的流動曲線由流動曲線的形狀確定混懸液的流動類型以評價混懸液的流變學性質若為觸變流動塑性觸變流動和假塑性觸變流動能有效的減緩混懸劑微粒的沉降速度參見第十四章流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