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式糕點名片—火腿月餅的前世今生 在傳承中改良
相傳明末清初之時南明永歷皇帝朱由榔在清軍的進逼之下退據昆明避難顛沛流離和處境險惡讓這位皇帝終日愁苦茶飯不思
為解永歷皇帝愁思隨行的一位御廚絞盡腦汁希望能做出一道美味佳肴
一次這位御廚偶然發現了云南本地一種形似琵琶的腌制豬肉切開后香氣濃郁撲鼻而來皮薄肉厚肥瘦適中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這腌制的豬肉就是今天與浙江金華火腿齊名的宣威火腿
于是這位御廚決定用宣威火腿為皇帝做菜他取下宣威火腿最好的部分切碎成丁之后加入蜂蜜白糖包餡并蒸制稱之為火腿包子并將之奉給皇帝
永歷皇帝看了看這外表不起眼的火腿包子漫不經心地咬下一口頓時發現香濃味醇甜咸適宜當即龍顏大悅更連聲夸贊這云腿包子遂成了御膳
南明王朝滅亡后云腿包子的做法也漸漸由宮廷傳入民間其做法也逐漸由蒸制改為烘培
合香樓的火腿四兩砣
云腿包子就這樣在云南民間流傳了開來時間來到1851年左右朝廷大員舒興阿到云南做巡撫胡善和其子胡增貴隨舒興阿到昆在巡撫衙門內做起了廚師
之后舒興阿奉調回京而胡善父子則留了下來在巡撫衙門旁一個叫三轉彎的地方開了昆明第一家專營糕點的店鋪合香樓主做滿族糕點
御廚出身的胡增貴發現一種叫云腿包子的點心深得昆明人的喜歡于是他將自己的宮廷技藝與云南人的口味食材結合起來對云腿包子的配料和加工工藝進行改良
經過不斷嘗試1872年他終于成功做出了以宣威火腿為主料輔以白糖蜂蜜豬油熟面等烘培制成的火腿四兩砣也就是云腿月餅的雛形
之所以叫火腿四兩砣汪曾祺在其書《人間草木》中曾解釋過過去四個月餅一斤按老秤說是四兩一個稱為‘四兩砣’也就是說以前人們買火腿四兩砣只用紙一包蓋上一張蓋有字號大印的四方紅紙細繩一扎剛好四個合老秤一市斤每個月餅四兩
1884年嘗過火腿四兩砣的慈禧太后題寫《合香樓》墨寶賜給胡善胡增貴父子誥封父子倆承襲奉直大夫成了合香樓創業成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