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玉和黃蠟石的區別是什么,你知道嗎?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收藏古玩的人更是層出不窮藏友們也開始日漸困惑黃龍玉和黃蠟石有什么區別黃龍玉到底是什么東西黃蠟石到底是什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迷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黃蠟石又名龍王玉因石表層內蠟狀質感色感而得名一說此石原產真臘國故稱臘石屬矽化安山巖或砂巖主要成份為石英油狀蠟質的表層為低溫熔物韌性強硬度6.5~7.5
黃龍玉最初人稱黃蠟石在當地人看來它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與和田玉等軟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鮮艷豐富由于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
一什么是黃蠟石
在觀賞石的水石(卵石)或有些山石半山石中有一類質硬而石色豐富以黃色或橙色為主調的由石英族礦物資(石英玉髓蛋白石等)組成的巖石或礦物資集合體因自身所含的黑灰色硫化亞鐵(FeS2)中的二價亞鐵離子Fe2+受到氧化后生成了三氧化二鐵(Fe2O3)產生三價色素離子Fe3+從而將灰色的石英脈/玉髓脈氧化轉色以黃色至橙色調為特征的黃蠟石此外也可以由溶解于地下水的外來色素離子Fe3+對石英族礦物資巖石反復的濅泡滲透滋潤而形成黃色至橙色的觀賞石黃蠟石由內外這兩種地質作用所形成的黃蠟石都因普遍多呈現黃色并具有臘狀光澤而得名
二什么是黃龍玉
近年來在我國的黃蠟石主產地廣東潮州廣西賀州及云南龍陵等地相繼發現在傳統的黃蠟石中包含了一部分質地清透溫潤似玉色澤金黃如旭日加工雕鑿把玩佩戴都備受青睞而獨具生命力的優質黃凍蠟這就是被人們稱頌為硅質田黃的新玉鐘黃龍玉黃龍玉的原巖主要由細膩的隱晶質石英玉髓組成其石英的顆粒非常微小肉眼不能分辨需要用高倍顯微鏡才能看見每個石英的顆粒直徑僅為0.001毫米在定名中黃是黃蠟石/黃龍玉的主色龍既是龍陵主產地的縮意又有中華龍文化的深刻內涵玉即美石為玉故經云南觀賞石協會詳細考察采樣鑒定和研究后正式命名為黃龍玉
三黃蠟石和黃龍玉的區別是什么
黃蠟石是一具有更大外延的概念凡是由石英族的礦物資或巖石在地表或近地表的濕熱環境下由含鐵離子的地下水經長期氧化作用后或由石英族礦物資巖石中的原生黑灰色低價鐵離子礦物資隱粒狀黃鐵礦經長期氧化為高價鐵離子而形成蠟石而黃龍玉則是由黃蠟石中隱晶質的玉髓及部分瑪瑙石所形成通俗地說黃龍玉是達到玉石級別的黃蠟石其質地細膩溫潤靈動
老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只有黃龍玉能雕琢成器而大多數黃蠟石則不能所以黃蠟石大多只能為觀賞石只有極少數質佳者被稱作黃龍玉的玉蠟才可能作為高檔玉料
四黃蠟石和黃龍玉的主要成分
主要礦物資成分是石英少數情況下可有水晶玉髓瑪瑙石蛋白質碧玉等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SiO2及三價高鐵離子Fe3+當為黑蠟石灰蠟石綠蠟石時則含有分散狀硫鐵礦(FeS2,為具二價的低價亞鐵離子fe2+)當具有黑色樹枝狀水草花狀的模樹石時則含次生的硬錳礦(MnO2)此外在花崗巖或花崗巖接觸地帶附近的黃蠟石除了能含二價的低價亞鐵離子fe2+外往往還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
五黃蠟石和黃龍玉有哪些特征
化學特性極為穩定不與酸堿起反應由外源染色成因的黃蠟石/黃龍玉可受強酸腐蝕而有不同程度的退色現象而由內源染色成因的黃蠟石/黃龍玉則較為穩定
物理特性 a.力學方面摩氏硬度為7密度2.652.7克/厘米3砂蠟雪蠟冰蠟性較脆玉蠟凍蠟膠蠟蜜蠟性較韌無解理具貝殼狀蠟狀斷口b.光學方面透明至半透明表面臘狀至亞玻璃光澤段口為油脂至糖狀光澤拋光面玻璃光澤折射率1.541.55雙折射率0.009.
六黃蠟石和黃龍玉的形成需要那些條件
首先要有形成黃蠟石的豐富物質基礎---普遍含有分散裝黑灰色至淺灰色原生硫鐵礦的石英玉髓石英脈硅化帶石英巖這是內因其次要具有豐富的三價高鐵離子Fe3+對石英質進行有效地濅潤染色的濕熱條件和穩定環境再次要有高價鐵離子Fe3+長期濅潤染色或有利于氧化轉色的充足時間和空間(不是幾十年而是幾十萬年百萬年)這是外因是變化的條件而且這三者都缺一不可
七黃蠟石和黃龍玉的黃色穩定嗎
黃蠟石的黃色非常穩定因為其黃色是由高價(三價)的氧化鐵離子fe3+(鐵銹水中的陽離子)沿石英族礦物資或巖石中的石英微顆粒間的微空隙和二氧化硅分子間和離子間超微間隙經過數十萬年的濅潤染色或氧化轉色而建立的穩定平橫也就是說自然界三價氧化鐵就是赤鐵礦和褐鐵礦它們不怕風吹雨淋或日曬是相當穩定的氧化物要想破壞它們只有兩個辦法使其高溫熔煉而還原成金屬鐵用強酸腐蝕所以黃蠟石只怕用烈火燒強酸腐蝕當然其他的玉石哪怕是玉石之王的翡翠也是怕烈火怕強酸的總之只要是像其他的玉石一樣佩戴收藏保養就沒有什么退色的顧慮了但相比之下原生氧化轉色者要比次生濅染致色者更為穩定可靠當然也不要總把黃龍玉的雕件長期暴曬在烈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