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市場發展情況?您了解嗎
年初到現在半年過去我國有五家多晶硅企業的6個項目投產今年上半年投產量很少總共不到30萬噸而且這30萬噸當中有三個項目如果把它歸到去年投產的也可以因為有些項目是去年投產的但是分批投產所以把另外的一部分也歸到了今年上半年所以總的來說今年上半年投產的項目很少開足馬力所依賴的產能主要是去年以前投產的項目下半年投產的項目比較多因為今年在建項目很多全年有170萬噸上半年30萬噸下半年基本上140萬噸所以我們原來6家主要的企業再加上4家小企業再加上八家新的企業其中有一家去年已經投了一期的項目主要是在下半年四季度會投產分季度來看第一二季度15萬噸三季度四季度65萬噸到75萬噸產量情況海外這邊海外的項目把它作為進口的供應鏈從供應的情況來看上半年整個國內的產量是65萬噸根據每個月所有企業的產量加起來測算下半年預測90萬噸我們根據能力預測如果市場下半年需要90萬噸的多晶硅可以生產90萬噸現在看來不需要加上進口量來看每個季度產量折算過來如有這個155萬噸的能力進口這塊估算今年進口量比較小大概5. 8萬噸加起來160萬噸做成光伏有 630個GW顯然是多了
今年上半年多晶硅的價格呈現總體上急速下滑年初有回調但不能改變上半年下滑的趨勢目前6月底基本上在6到7萬噸至于上半年的整個供應量的情況今年上半年新投產的項目并不多每個月的供應量變化不大不管是產量還是加上進口基本上在11萬10萬范圍但是為什么價格下滑這么厲害
我們把目光往回看從21年開始整個過程中供應量跟價格變化情況是一路上漲的當然下跌的過程也有21年底這幾年上漲的過程中交易方式跟現在這次的下跌交易方式不一樣上漲過程中整個交易方式以成單為主上下游主要的企業把成單簽掉那么每個月底就把第二個月的量確定下來所以第二個月的時候多晶硅在發貨剩下一點點的量給零售市場放大了短缺從去年11月開始價格下跌原因是行業11 月底時出現了主要企業之間成單本來要履行但是停下來沒有購買拖到12月底到過年下游需求還是很大恢復了購買即使恢復了購買從年初開始到目前為止沒有人自行成單把自己的庫存控制的很低
下滑很重要的因素是供應已經上來從交易上可以看出就是成單的交易放大了價格的下跌多晶硅價格下跌時整個產業鏈跟著往下走每一端走的趨勢不太一樣硅片和電池端跟的比較緊組件反應會慢一點慢是因為今年第一季度硅料硅片和電池的價格降很低但是因為一季度有很多去年抑制的需求去年組件的價格在1.9元以上抑制的需求在一季度放量因為組件價格降到1.8元所以一季度裝了很多
目前來講從多晶硅開始整個產業鏈價格都在下跌其中組件的價格超跌更明顯一點因為組件價格受招標的影響招標為未來的一兩個月的交貨來招標的大家認為產業鏈價格一直會慣性往下滑整個價格從6月中旬開始已經起穩7月份中旬硅片多金硅的價格又往回調雖然價格在下跌但是每個環節的生產還是比較飽滿今年上半年每個環節庫存都保持得很低包括原料產品庫存因為價格在下跌只有多晶硅企業的庫存比較高這種情況其實是好的事情產業鏈能夠保持很平穩的勢頭多晶硅價格從30萬/噸降到6-7萬/噸時整個產業示范的利潤全部傳導出去組件的價格會在1.5元以上
從三季度來看這么低的組件價格還會繼續跌而且出現了大型的項目它的采購反而停下來在等更低的主線價格這個是6月的情況7月硅料的國內產量是12.15萬噸加上進口不到4000噸7 月產量也沒有增加多少大概增加5000噸左右所以上半年主要靠分布式來支撐組件出貨量分布式價格不是太敏感因為每個分布式的項目很小單個項目不會在組件的價格上產生延遲購買情況這樣對整個電站的投資收益率大型的地面電站現在應該都比較高達到8%-10%在建當中有可能在明年投產的我列了12個星號的5個是可能還會有變速因為推進過程還沒看到很實質性的東西前面的7個是實質性的推動所以這一塊會有85萬噸關于整個多晶硅的區域分布原來以新疆為主逐步往內蒙云南青海還有其他地區電力比較豐富的地方電力的價格基本上在2.8-3.1元
在建項目當中主要關心的問題有以下幾個第一是新項目會延遲投產嗎新項目基本上不會延遲投產因為新的項目主要大錢已經進去了第二是會不會增加外協提升產能的利用率有的裝置出力不夠比如像氫化裝置原料裝置有點問題為了提高產量往往會去外購會增加成本那個時候因為價格很高現在不會去做這種事情第三個是不同成本水平項目的選擇每一家企業的生產線都有都不一樣的成本小的企業要看它的現金流的充裕度第四個是是不是一體化的一體化是自己本身有很多下游自己要用料效益利潤不太高的產能還是讓自己開第五個是檢修的安排多晶硅項目一般常規檢修一年檢修一次一個月時間多晶硅供應緊張的時候往往把一個月的檢修時間一般壓到半個月或者有的壓到一周要壓縮有代價因為檢修的都說外協單位他們要增加人力加班加點增加檢修的費用這種情況下就不做這種事情下半年多晶硅企業還可以生產90萬噸在不需要九十萬噸的情況下要把某一條生產線停下來減少供應按照我們計算下半年應該70萬噸多晶硅今年上半年消化了六十幾萬噸從全年來看消化130萬噸左右的多晶硅多晶硅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基本上能達到80%以上對硅片電池組件來講常年保80%很難綜合算起來基本上70%
最后有兩個問題是技術保障和品質未來技術現在比較穩定西門子制法和硅烷流化床兩個都比較穩定從工藝上看其實是一脈相承硅烷流化床隨著現在放量了以后品質成本各方面都比較穩定它的成本主要還是化工的項目不管什么樣的技術要生產要穩定達到實際的負荷成本才能夠按照原來的理論計算至于品質的問題在n型時代n型的多晶硅是不是能夠滿足要求首先都是給單晶供料每一根的邊皮都要30%都是回用的要求70%的原生料品質很高過去的兩三年已經多晶硅的致密料已經達到要求了轉N型對指標要求比較高從原理上來講P型是摻硼N型是摻磷對于原生料的基底來講致命一點就是表金屬雜質不要太超標即使超標了就增加一些處理的成本所以說這一塊的話基本上問題不大
最后結論多晶硅供應充足價格穩定低位多晶硅引領光伏產品價格低位企穩刺激全球光伏裝機增長多品硅調整生產節奏適配需求保持上下游合理利潤空間多品硅技術與品質保障高效光伏發電的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