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龜粿、米糕、春卷 講述祭掃“標配”的清明故事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草龜粿米糕薄餅枕頭餅這些平日里的冷門食品銷量大漲光薄餅皮八市的一個小攤位一天就可多賣出五六十斤這些食品都是清明祭掃的標準配置背后都各有故事昨日記者走訪了八市并請來民俗專家來為大家講講這些食品背后的清明故事
【現場】
春卷皮等銷量上升
走進八市雖然海鮮一如既往是菜市場里的主角但不少市民卻看也不看海鮮攤位一頭直奔里走李阿姨就是其中一個他們都趕著去買什么呢?走進八市的一條分岔路中李阿姨停在了一家春卷皮的攤位前面一邊買上十幾張春卷皮李阿姨一邊解釋了其中的秘密明天要去掃墓啦掃完墓大伙兒一定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這是廈門人的清明習俗
隨著清明節的到來不少廈門人都直奔八市采購清明必備祭掃小食在八市經營亞敏春卷皮的老板邱先生說春卷皮銷量多了五六十斤
餡餅成清明新寵
廈門人清明都有拜拜祭祖的習俗一天能賣幾千個在八市專賣紅龜粿年糕的陳阿婆說陳阿婆介紹草龜粿也是清明特色貢品小孩子也愛吃
而在一家餅店前蒜蓉枝枕頭餅麻酪也受到歡迎清明節一天每樣起碼多賣五六十斤老板娘說餡餅也成為廈門人的清明新寵在阿吉仔餡餅店門口顧客排成長隊工作人員說一天可多賣一千盒
【揭秘】
習俗很特別
拜拜祭祖:節前十天持續到節后十天
草龜粿米糕薄餅枕頭餅這些小食在清明節受青睞這是為何?記者從本報資深編輯盧志明處了解到由于廈門人都有清明拜拜的傳統而這些食物作為祭祖小食成為了清明必備比起其他地區廈門的清明節有特別之處廈門清明拜拜傳統是從清明節前十天持續到節后十天所以不少商家已經提早感覺到了清明帶來的效應
食物有來歷
薄餅:春卷不經油炸 與古時寒食節有關
盧志明告訴記者廈門最常見的清明祭祖小食便是薄餅和清明粿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薄餅做法考究必須在立春前后各種新鮮蔬菜上市后才可做成盧志明介紹據民俗專家考證古時候的春祭都在寒食節清明前一天這一天不生火做飯專吃冷食在廈門就逐漸發展為清明包薄餅吃
清明粿:富含氨基酸維生素 能緩解胃潰瘍
清明粿的材料極為特殊在閩南的土地上每到清明時節就會生長出一種鼠麴草這種草里富含氨基酸維生素廈門人會采摘回家清洗跟糯米一起制作成清明粿不僅口感很好而且吃了還對治療胃潰瘍慢性氣管炎咳嗽風濕有好處事實上在清明粿上蓋個龜印也就是如今市場上常見的草龜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