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桃的來歷介紹
來歷
相傳孫臏18歲離開家鄉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一去就是十二年那年的五月初五孫臏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八十歲生日于是向師傅請假回家看望母親師傅摘下一個桃送給孫臏說你在外學藝未能報效母恩我送給你一個桃帶回去給令堂上壽
孫臏回到家里從懷里捧出師傅送的
壽桃齊白石 作 桃給母親沒想到老母親還沒吃完桃容顏就變年輕了,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人們聽說孫臏的母親吃了桃變年輕了也想讓自己的父母長壽健康便都效仿孫臏在父母過生日的時候送鮮桃祝壽但是鮮桃的季節性強于是人們在沒有鮮桃的季節里用面粉做成壽桃給父母拜壽
送壽桃是中國傳統民俗之一象征著晚輩對老前輩的孝敬每當老年人過生日時做兒女的都要送壽桃給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長壽幸福而舊時人們認為老人吃了壽桃會變年輕進而長壽
為什么桃子在賀壽之時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呢?這大概同古代中國人民對桃樹的信仰及西王母的神話傳說有關系
《神異經》記載東方有樹高五十丈名曰桃其子徑三尺三寸和核美食之令人益壽可見桃樹是神樹仙木其果實可以益壽
《拾遺記》也記載螃螗山去扶桑五萬里日所不及地寒則桃樹千圍其花青黑色萬歲一食這螃螗山上的桃樹萬歲一食 吃了人當然可以延年益壽
唐人徐堅的《初學記》卷二十八引《典術》說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制百鬼故今人做桃符著門以壓邪此仙木也這里已經正式承認桃樹是仙木既然稱仙那當然有了長壽的含義
壽桃在明代南京人不叫壽桃而叫龜桃"龜桃"是從"面龜""面桃"演化而來的《祭物志》說古代以面制龜以面桃用以祈壽后來簡而為一明代中期始稱龜桃[1]
至于向人饋贈壽桃的風俗應追溯到西王母向漢武帝贈桃的傳說中國民間傳說漢武帝崇尚仙道西王母便派使者告知自己某時某刻會來七月七日夜漏七刻西王母乘云車來到了漢武帝宮殿的西側有三只青鳥侍立在西王母的左右西王母賜漢武帝五個大桃并告訴他這是三千年才結一次果的仙果這里贈桃暗含了贈壽的意思這也就是今天的人們在給老人過生日時擺壽桃贈壽桃的原因吧
中國畫畫家齊白石朱宣咸的壽桃畫作品是非常成功的中國傳統壽桃文化的一個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