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高管入主中銀保險 網點優勢遭質疑
隨著前任總經理段求平離職之后中銀保險高管隊伍中只剩一位來自保險行業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在參股保險公司之后正試圖利用資金渠道方面的優勢改變保險公司傳統的經營方式
不滿經營現狀
今年8月6日經保監會同意中國銀行從中國香港子公司中銀集團手中全額收購中銀保險100%的股權從孫子輩兒破格升為兒子輩兒之后中銀保險受到中國銀行更直接的關照銀行高管便開始加速入主中銀保險
據中銀保險公開信息披露中銀保險高級管理團隊中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都是來自銀行系統的高管占全部4位高管中的3位擁有保險行業從業經驗的只剩助理總經理兼合規負責人石興曾在太平洋財險和安邦保險擔任過管理職務
在中銀保險剛剛成立時初來乍到的銀行股東必須借助保險高管的豐富經驗可是2005年至今中銀保險在規模和效益上均沒有突出的表現是導致中國銀行下決心親手管教的主要原因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就經營理念而言保險公司究竟姓銀還是姓保其本身并不重要關鍵看股東銀行擁有的優勢能否真正轉化為保險公司的規模和效益就目前來看經營理念轉姓銀之后銀行系保險公司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的問題仍沒有得到解決
質疑網點優勢
對銀行系保險公司而言股東銀行給予的先天性網點資源無疑是保險公司渠道發展的重心產品開發人員配備都將圍繞此進行
如中國銀行為支持中銀保險發展投入相當數量的網點代售家財險產品來自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銀保險上海地區家財險保費收入143萬元排名全市第6位
雖然通過股東關系順利打開銀行渠道但銀行網點不會就此降低對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需求產品實際銷售業績還要靠手續費支持銀行方面甚至還希望有股權關系的保險公司能夠支付更高的手續費以幫助實現中間業務增長
某合資壽險公司負責人表示銀行系保險公司看似通過股權合作強化銀保合作可實際上銀行保險公司在銀保業務的利益關系是此消彼長的由于雙方都采取殺熟的發展觀念反而會導致交叉業務的增長滯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險高管表示銀行對保險公司而言無非就是一個銷售渠道而且是一個低效益的渠道銀保業務成本沒有因為銀行的入股而下降因此保險公司表面上業務出現的爆發式增長不能掩飾渠道結構單一和盈利能力的問題
面臨二度調整
我國大銀行小保險的金融產業格局使得資產規模占絕對優勢的商業銀行紛紛采取股權收購的方式獲取保險公司牌照
如今銀行系保險公司經營思路調整其實仍然是階段性的一旦這些保險公司想要回過頭發展個險團險渠道則仍需要引進新一批保險業務骨干
業內人士認為相比國內銀保合作模式國際上普遍的大保險小銀行股權合作更有利于形成雙贏局面相比銀行方面僅有的渠道優勢保險公司龐大的銷售團隊多元的產品結構和穩定的流動資金能夠推動金融集團的整體發展
中國平安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新增業務存款中有22%來自平安保險交叉銷售業務新發信用卡中62%來自交叉銷售
專家指出銀行參股保險公司是為了建立金融集團實現金融資源的整合效應如果銀行只是用自己的資源來養活保險公司那么這種金融集團的發展前途相當有限蘇微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