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度解析 讓你看清物聯網“真面目”
安防網訊 物聯網簡單來說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英文代稱InternetofthingsIoT于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員凱文阿什頓提出它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信息載體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互聯互通的網絡
你真正了解物聯網嗎?
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對它進行解讀第一個層面物聯網的核心與基礎仍舊是互聯網它是一種依托互聯網進行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個層面用戶借助物聯網可以實現任意物品與物品之間的交叉關聯并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最終實現連接萬事萬物
物聯網容括了智能感知識別技術普適計算等通信感知技術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存儲等新興科技真正實現現實虛擬的有效融合因此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國際知名企業麥肯錫曾做過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評估他們根據物聯網在市場中的滲透率人口經濟等變量統計趨勢變化以及未來十年間技術演變趨勢最終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預計到2025年物聯網有望實現年均3.9萬億~11.1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其最高占比甚至可達2025年全球經濟總量的11%
按照物聯網的概念成熟的市場至少需要確保三大元素終端通信和內容服務的充分融合
提到終端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從我們常見的智能手機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智能電燈到時下炒得正火的智能汽車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工廠從生活到工作從室內到室外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終端設備的觸角甚至可以延伸到外太空當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一些比較成熟的終端設備已經取得了十分不錯的市場反響但是個體的強大并不代表整個物聯網行業的成熟除了極為優秀的終端設備通信傳感設備也是構建物聯網所必須的一環
在成熟的物聯網時代將會有成萬上億計的傳感器被嵌入到現實世界的各種設備當中比如移動終端智能設備工廠機器樓宇建筑等等無所不在的傳感器將搜集匯總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并按照系統協定的優先級逐次安排分配下去據了解早在2013年就有多個國家提出萬億傳感器的計劃旨在通過數以億萬計的傳感器來推動和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
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物聯網行業面臨著一個極為現實的困境在終端設備通信傳感功能基本健全的情況下不同品牌之間的智能設備不能互聯共通拿當前市場來說蘋果有Homekit谷歌有Brillo和Nest微軟有Windows三星有SmartThings他們各自有專屬的內容服務系統不同系統之下的互聯網終端設備無法實現兼容那么一旦用戶購買多家企業品牌的終端產品往往隨之而來的是需要同時購買學習操控多個智能系統
對于整個物聯網產業來說只有成功實現終端通信和內容服務的搭建整合與統一才能真正成為引領時代發展的主力而在這個成熟的過程中對于眾多品牌企業甚至國家而言將充滿挑戰和機遇或許過不了太久甚至有可能就在2016萬物互聯的時代大幕就要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