萵苣菌核病
癥狀
在近地面的莖部初呈水漬狀迅速向莖上部和根部擴展致使病部組織軟腐表面密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隨后菌絲體交織形成初呈白色后變為黑色鼠糞狀的菌核地上莖部和葉柄部受害其癥狀相似萵苣患病后其地上部葉片迅速萎蔫最后全株死亡
發病規律
以菌核在土中越冬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產生子囊及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萌發產生芽管侵入寄主菌核也可以直接產生菌絲菌絲與寄主接觸后直接侵入氣溫在20℃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時有利于病菌生長發育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輪作和深翻土壤使地面菌核深埋土中
(2)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及時拔除病株減少菜株生長期間相互傳染及時排除漬水降低地面濕度通風透光良好
(3)發病期間可用5%氯硝胺粉劑每畝用4-5斤混細土30斤或70%五氯硝基苯粉劑每畝用0.5斤與細土30斤拌勻撒于萵苣株行間50%氯硝胺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布在菜株中和下部的莖葉上效果良好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