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六和屠宰量驟降 “藥雞”引行業陣痛
1月12日清晨厚重的霧霾將山東省平度市崔家集鎮層層籠罩能見度不足10米一個月前另一場霧霾突然造訪這里
2012年12月18日在央視白羽速生雞報道中隸屬于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000876SZ)的青島田潤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田潤食品)便牽涉其中在603省道一側崔家集鎮政府以東1.5公里處坐落著田潤食品該企業停業整頓后于今年1月2日復產但是生產線也是停停開開處于間歇性復工
如今藥雞門剛好滿月禍因大多指向養殖戶那么曾經支撐新希望六和快速擴張的公司+農戶模式其質量控制體系如何?公司與農戶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關系?這與藥雞門的出現又有著什么關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深入青島濰坊臨沂濟寧等地調查后發現依托在一紙合同之下的公司+農戶模式更像是一份購銷合同而公司對源頭的質量控制形同虛設
新希望六和屠宰量驟降藥雞引行業陣痛
自從央視報道后養雞場對于外地口音的人就像打了預防針一樣要是再遇到記者暗訪對他們來說可要命了提及藥雞門事件膠東人的形容不乏幽默但又很直白
事實上白羽速生雞的報道雖已過去一個月但事件對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中各環節的影響才開始凸顯
屠宰量下降養殖戶暫停養雞該事件所涉及的新希望六和旗下相關產業不得不面對這一尷尬處境
大幅下滑的屠宰量
8萬6萬4萬肉雞屠宰量何時觸底崔勇(化名)心里也沒譜他今年25歲在六和集團平度屠宰場已有接近6年的工齡
自1月2日復工以來與之前日最高屠宰量曾達10萬只10多個小時連續作業的運轉率相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成了該廠目前的寫照
此前有媒體曾將平度稱為六和集團起家的地方而六和集團平度屠宰場也不過是當地人的通俗叫法青島田潤食品有限公司才是這里正式的稱呼
1月12日上午在田潤食品廠區西北角的水泥路面上一只被車輪碾壓過的白羽雞尸體殘留的雞爪白色羽毛似乎在訴說這曾是眾多白羽雞生命終結的必經之路
從出生到屠宰40幾天的短暫生命周期對于年屠宰量過億的新希望六和而言這些白羽雞也只不過是其生產中的匆匆過客
在去年12月18日央視第13套朝聞天下節目播出題為《40天長5斤白羽雞如此速生》的報道一夜之間肉雞行業引起關注
據悉報道中涉及六和集團平度屠宰場宰前檢驗不嚴格以及六和簽約養殖的平度市袁家村養殖場違規用藥等問題隨后六和平度屠宰場開始整頓
對崔勇而言緊接著該報道而來的是長達數日的放假據他介紹12月18日下班前接到休班通知休一天第二天晚上接著休班緊接著就是先放假說是出了問題進行整頓
平度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資料稱畜牧部門于央視報道當天上午即對明樂養雞場進行查封對田潤食品公司予以停產會同質監部門將田潤食品公司庫存的210余噸產品和2369箱調理食品全部就地封存并在山東省和青島市畜牧局指導下取樣進行檢測
平度市外宣辦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山東省畜牧獸醫局組織對六和平度屠宰場的檢驗完成后相關監測均達到標準該廠已于1月2日復產
然而復產后的田潤食品卻沒有了往昔的繁忙
1月12日上午10時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應聘為由再次來到田潤食品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現在上一天(班)歇兩天還是過段時間再來吧
這一天崔勇已經連續休息了四天而在此前他每月的休息時間只不過4天假期來得有些突然令他頗有些擔心工資會受到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了解到收不到雞屠宰量明顯下降已經成為橫亙在該屠宰企業面前的首要難題除了田潤食品這在新希望六和平邑分公司(以下簡稱平邑六和)同樣有所顯現
一位平邑當地人士透露自去年12月18日以后平邑六和不再收購市場雞該廠的屠宰量明顯下降甚至有藥殘化驗不合格的白羽雞砸在了養殖戶手里
1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平邑六和廠區門口看到下午剛過兩點半員工便陸續從廠區大門走出而在該廠區后門處數輛用來運送活雞活鴨的空車停在了入口司機和工作人員則在門口處閑談
由于無雞可殺工人們也只能繼續放假等活兒
對于六和集團當前的屠宰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向上市公司董秘辦求證工作人員表示會告知相關負責人與記者聯系但截至發稿記者并未收到回復
屠宰量下降會影響業績不知道下降程度是多少一位長期跟蹤新希望六和的陳姓券商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具體數據可能會在上市公司一季度或者半年度財報中有所顯現
我們工資計算與殺雞多少息息相關2012年工資相對較高平均下來能接近4000塊/月今年不行了3000塊/月撐死為了增加收入歇班的崔勇已經做起了出租車的營生
養殖戶積極性大降
沒聽說雞都有喂藥嗎?1月12日晚7點周六一對即將進入高密汽車站旁肯德基門店的情侶停住了腳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盡管正值晚餐高峰期這里甚至無需排隊
據此前的公開資料顯示六和集團曾為肯德基麥當勞等多家洋快餐品牌的供貨商
不過與洋快餐相比國人對雞肉的喜愛則情有獨鐘
基本還是原來那個情況平度崔家集鎮一家六和肉食專賣店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說在她看來藥雞門事件后當地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肉雞消費量
高密市肉類批發商荊先生則表示10多年前就有那種肉雞這么多年了沒發現問題老百姓從此忌食雞肉不現實
|
老百姓對雞肉的購買力未明顯下降肉雞養殖戶的積極性卻因此大受打擊有所佐證的是目前山東部分地區肉雞價格驟降雞苗價格也急劇下降
上述陳姓券商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六和屠宰量下降這樣就造成養殖戶沒地方賣雞了而且這個事件一出當地雞肉價格會比較差
據畜牧部門監測就在央視節目播出后的第二天全國肉雞和肉雞苗價格大幅下挫山東博興樂陵等地肉雞價格從每斤4.9元跌至3.8元以下
剛出事那一陣包括下游產品毛雞價格掉價都挺厲害像毛雞出事前是5元/斤左右一兩天的時間掉到了3.6元/斤跌幅超過了20%卓創資訊分析師胡新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崔家集鎮某種雞廠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2月能賣到3.5元/只的雞苗當前已降到了5角錢即便如此銷售狀況已大不如前
我看到的是雞苗已經賣不出去最低也就賣個23角錢的樣子5角錢都算高的上述陳姓券商人士表示
事實上1月11日1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平度高密調查發現不少六和集團的簽約養雞戶已開始暫停養殖計劃
在央視報道中出現過的平度市袁家村高密市小遲家村的養雞場如今已大門緊閉而在去年12月份藥雞門事件后兩家養殖場的負責人曾被當地政府部門控制
平度食安辦表示經對崔家集袁家村明樂養雞場深入調查畜牧部門對其養殖檔案不夠規范問題做出了罰款98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目前袁家村仍在養雞的只有一家但并不是為六和供貨該養雞場負責人說每只雞也就是賺23塊錢
對此已有15年養雞經驗的老黃說老百姓養雞有幾個賺了錢的?能賺多少錢?
老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5年間他都是與平邑六和簽合同而去年12月28日他養的上一批雞出欄時結算后只能保本
平邑六和一天宰8萬只雞很正常一個月下來能在200萬只以上現在肯定少了都是這個事(速成雞)弄的老黃說這事以后雞賣3.8元/斤有的養殖戶賠了好幾萬元
(養雞)全是貸款一棚雞(成本)就得十多萬元二三十萬元個人哪有這么多錢的老黃表示除了很小的事故其他都要養殖戶自己處理
老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賬有養殖戶養上三五千只(雞)的還不如外面打工的養雞一般就兩個人兩個人打工每個月差不多能賺七八千元養一棚雞也就七八千元一年最多養5批才三四萬塊錢如果有一批不成功的就得全砸進去
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杰凝認為雖然在此次肉雞事件中養殖戶和企業均應擔負一定的責任而就‘公司+農戶’這種經營模式來說企業或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發展空間恐遇天花板
在老黃看來白羽雞的生長周期短正好能夠迎合市場對雞肉的需求這主要是品種的原因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的雞肉產量和需求量均保持快速增長早在2010年雞肉需求量便超過1260萬噸人均消費達到9.4公斤雞肉已經成為我國第二大肉類消費品
1979年經營飼料的泰國正大集團率先在深圳創建了中國第一家白羽肉雞養殖合資企業隨后大量外企攜資金及經營經驗進入中國肉雞養殖市場
市場需要以及生長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是白羽肉雞在我國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山東省農科院副院長逯言表示白羽肉雞是最節糧的畜禽產品1.8斤左右的飼料就能轉化為1斤雞肉
由于飼料轉化率高生長速度快且適合工業化養殖模式白羽肉雞產業發展迅速按照中國畜牧業協會的說法去年我國出欄白羽肉雞約50億只包括農戶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000多萬人
而據美國食品及農業政策研究所預計到2015年我國僅肉雞消費量將突破人均10公斤
盡管未來看起來很美好但作為中國最大的雞肉供應商世界最大的鴨肉供應商山東六和集團卻有著自己的發展桎梏
齊魯證券研究所關于新希望六和2012年半年報的相關研報顯示養殖景氣下滑拖累上半年公司業績公司畜禽養殖和肉制品業務受上下游兩頭擠壓毛利率分別下降20.65個和3.25個百分點此一項就對公司凈利潤產生將近5億~6億元負面影響
2011年9月新希望完成重組鯨吞山東六和集團根據公司公告重組成功后其主營業務收入將增加至558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農牧企業
新希望副總裁董秘向川曾于去年7月份表示公司所在的行業沒有天花板這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極其廣闊的成長空間
同白羽雞飛速生長相比新希望六和這幾年的發展步伐也頗為神速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公司以投資新設或收購兼并等方式在國內外擁有376家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子公司及17家聯營企業
而對于這艘農牧業巨型航母的把控也在不斷考驗掌舵者的智慧
1月4日就速生雞事件新希望公告稱要求相關企業以此事件為教訓進行反思和整改加強管理搞好自檢公告同時指出公司將督促下屬企業以此為契機繼續強化穩健經營合規運作內控管理和風險管理
對于公司的具體應對舉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向新希望六和董秘辦詢問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復記者還就此向新希望六和行政部門人士打聽對方表示此事均以董秘辦為統一口徑自己不便評述
屠宰量下滑養殖戶心生退意企業形象下滑可以預見的是這家快速發展的公司在速成雞事件后很可能既定目標要打一些折扣
管理模式
公司+農戶模式之惑農戶自行管理源頭質量隱憂難除
繼去年12月18日被央視曝出速生雞新聞后山東六和集團提出了投入1億元人民幣專項資金用于鼓勵養殖戶全面提升飼養水平從源頭保障產品質量的整改措施
|這樣的措施是否有效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在山東調查發現在以新希望(000876SZ)旗下山東六和集團為代表的為農戶提供土地公司保證收入的公司+農戶養殖模式下源頭產品質量隱憂難除
對于新希望六和這艘農牧旗艦而言公司+農戶的模式保證了其產業鏈的平衡而當這種平衡被打破這艘巨艦又將何去何從?
可有可無的合同?
在我國肉食雞產業的生產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全產業一體化模式另一種是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
有報道稱在中國90%都是基地+農戶的模式其存在無疑更適合當下國情較少的投資成本以及極大吸納農村人口勞動力的特征使該模式受到各地肉雞供應商的追捧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報顯示2011年公司通過農牧產業的整體上市注入了優質的農牧產業實現了向雞鴨生豬的全方面規模化養殖此外在原材料供應風險部分該年報還提到生豬雞苗鴨苗占公司畜禽養殖生產成本的90%以上
六和也有自養廠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咨詢養雞為由在與平邑六和泗水養雞場負責人徐建偉交流時他如是稱對此在記者向新希望六和發送的采訪郵件中亦涉及其自養廠規模問題但截至記者發稿并未收到新希望六和方面的回復
長期跟蹤新希望六和的陳姓券商人士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前我問過新希望他們說絕大多數是代養的這個比例很高可能在80%90%的樣子
養殖戶老黃告訴記者目前肉雞養殖密度大約為8~9只/平方米雞舍的養殖頻率大多在4批次/年
新希望六和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六和集團雞料銷量478萬噸雞苗銷售1.3億只雞屠宰3億只假設六和集團屠宰的3億只雞都為自養據上述數據計算僅是雞舍所涉及的土地就需要12500畝~14062畝
農戶代養有個好處集團不用很多投入尤其是土地很快就會把量搞上去上述陳姓券商認為可以在人力土地資源上節省很大一部分開支這部分挺大的
按照村里的規定建個大棚搞養殖每年租金也就400多塊最關鍵還能蓋房子養老曾為平邑六和代養鴨子的泗水縣養殖戶老王說在上述券商人士看來代養模式如此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拿地困難而養殖戶手中正好有其急缺的土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老王養殖場所在的327國道北側一片區域看到數十家養殖戶將雞舍鴨棚搬到了曾是農田的區域旁邊即是他們平時的居所
老王說2003年之前這里仍是大片農田因為是基本農田村民并不能在上面建房但后來在詢問村委會后得知在農田搞養殖不算改變土地用途這也直接提升了村民們的養殖熱情
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士認為公司+農戶模式中企業通過農戶間接使用土地發展養殖而農戶則獲得合同保證的最低收購價格雙方也是各取所需
一傳十十傳百養殖戶老黃如是形容六和簽約農戶的擴展速度老百姓不再出去都開始養雞這是10年前的事了從那時起開始興養合同雞
事實上在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中盡管有合同約束但不少養殖戶卻認為合同不過就是一張紙在養殖戶看來合同中的保底價格才是吸引養殖戶的關鍵點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六和簽的合同如果市場價是1塊錢一斤他們也會按保底價收在老黃看來這是平邑縣多數養殖戶選擇為六和代養的主要原因
對于該模式老黃認為粗放式的養殖模式下農民也不怎么懂法就知道看看價格就行實際上那個合同(也可有可無)他(六和)如果真不要你的(雞)你能怎么治他?
養殖喂藥是慣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日調查采訪發現在公司+農戶這一發展模式下養殖戶在多個環節均存在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剛進入老黃的雞舍一股雞屎發酵后濃郁的氨氣味道便撲鼻而來刺激得讓人睜不開眼去年12月28日將近6000只白羽雞被賣到平邑六和后除了兩只瘦小的白羽雞外這個雞棚已經空空如也
老黃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因為太輕兩只沒怎么長肉的雞就放在了大棚里也沒有再喂食
按照該老黃的說法兩只存活的白羽雞12月28日至1月14日已有超過半月時間沒有喂食現在還能存活已經養了15年雞的老黃對此也頗為驚訝
在去年12月21日上海食安辦發布《關于百勝集團自檢情況的調查通報》確認了肯德基2年瞞報8批雞類產品抗生素超標的事實
在媒體的曝光鏡頭里一只白羽雞40天吃下了18種抗生素然后又走上了我們的餐桌人們對此關注的焦點問題并非飼養周期短而是激素和抗生素的濫用
公開數據顯示在1984年肉雞長到2.0千克體重需要49天而到2010年卻只需要34天
對此老黃堅定的認為(雞)長得快肥依我說不是加的激素與品種有直接關系即使吃一斤藥也長不出肉來
就好比好端端的人誰愿意吃藥這并不是什么好現象老黃說吃藥多反而會起相反的作用吃藥只能損害雞的腎功能損害機體不會長胖
老黃還同時表示相比于剛開始養雞每只雞有三毛錢的藥就行現在每只雞得七八毛錢
一只鴨子必然得吃3毛錢的藥這個藥得強制性地賣給你喂他們(六和)的鴨子就得吃他們提供的藥曾是平邑六和簽約養殖戶的老王說這些藥的價格也比市場上略貴
考慮到降低養殖成本養殖戶也會從市場上購買獸藥我們對于一分一厘都會計算在內重慶市長壽區曾同國內某養殖基地簽約養殖的黃某透露至于市場購買獸藥的藥量喂藥時間等方面的管控則多半由養殖戶自己決定
檢疫合格證議價可買
一般32天就停了公司要求是32天4243天賣雞休藥期一般超過7~10天左右老黃說在屠宰前兩三天平邑六和還是要做藥殘檢驗的
|平邑六和徐建偉表示雞和鴨的養殖整體差不多得經過公司驗收絕對得提前化驗我們公司現在只殺無藥殘的雞
老王以養鴨子為例稱停藥一般在25天26天之后鴨子一般喂40多天但此時也不是完全停藥到后期看鴨子長勢如果有發病跡象還得繼續喂藥
事實上根據農業部《肉雞飼養管理準則》養雞場要建立生產記錄檔案詳細記錄每天的用藥情況雞群健康狀況出售日期和購買單位等
但之前曝光的肉雞加工企業中有的沒有進行宰前檢驗就宰殺了相關企業檢驗人員甚至直接為養殖戶填寫飼料日志用藥記錄
對于飼養記錄老王的回答更為干脆有后來都得要但誰給他們填啊?最后都是糊弄地寫上閉上眼畫上幾個數就行了
上述陳姓券商人士直言六和集團對養殖場的控制是比較嚴的但對于養殖戶具體監管就有些鞭長莫及了
對于出售前必需的檢疫老王稱檢疫費用一只的話1毛錢看你的合同但這里面也能講價像我們也就養1500只~1600只鴨子最后講講100塊錢也就擋著過去了
這種情況要是說沒有是假的但是這種情況都是個別的山東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研究員張洪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出問題的一般就是養五六百只要不再多點的這些小養殖戶你都不知道他們在哪里養的養雞不去申報張洪杰稱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預防系副主任常維山表示‘企業+農戶’模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藥殘但它下面養殖戶多了你不能百分之百控制這是肯定的
福建圣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劍華向媒體表示美國前五大養雞企業都是一體化的產業鏈模式去年這五家所占的美國市場份額高達67%而在中國90%都是基地+農戶的模式風險也自然凸顯
自檢規定形同虛設
企業為養殖戶提供統一的雞苗飼料用藥技術等最后進行統一的收購這樣可以降低企業自建養殖場生產的風險但不利于企業進行全程的監控難以保障其質量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杰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多位分析人士也認為山東六和集團便是公司+農戶模式的代表這種模式的缺點就是風險不好把控
1月11日下午4時許在多方打聽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了距田潤食品以北約10公里的一家六和簽約養雞場
該養雞場位于平度市白埠鎮楊龍村以北約兩公里即使在該養雞場雞舍東側的生活區域大門亦是鐵將軍把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考察市場為名試圖到雞場探尋該養雞場負責人說還是到田潤問吧那里比我們這清楚
養雞場的位置都比較偏像他們這種情況即使想監管也不可能那么及時在一位新希望六和員工看來進都不讓進里面的養殖情況只有養殖戶自己最清楚即使有違規的地方也很難發現
平邑縣卞橋鎮一位六和簽約養殖戶透露近日養殖戶接到了六和方面的口頭通知凡有陌生人打聽有關養雞的細節一律不能作答如出問題由養殖戶自己負責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嘗試向六和集團肉食事業部經理趙景全求證但電話始終未能接通
在平度市食安辦向記者提供的材料中顯示(六和集團田潤食品公司)業務員每周要對養殖戶巡查檢查養殖戶用藥等情況并要求所有肉雞宰前3~5天必須采樣檢驗檢驗合格后才予宰殺
這類養殖模式的弊病很明顯就是風險不可控你可能去檢測一家兩家但是幾十萬的農戶養雞而且各家的方式添加的藥物各不同你總不能每家去挨個檢測吧?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陳劍華向媒體表示他介紹說發達國家的白羽肉雞養殖也多采用企業+農戶模式但由于他們管理和要求更為嚴格養殖戶素質較高也更規范
記者調查還發現這一規定形同虛設他們(六和方面)來了我們養殖戶根本不讓他們進棚老王說他們的技術都不如養殖戶自己懂得全有些片區經理即使到了養殖場地要到棚里看看養殖情況人家都不讓他們進去他們走的雞棚鴨舍太多就怕把病毒帶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