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機前史:用于繪畫的黑科技
從2000年9月夏普推出J-SH04算起人們使用手機拍照至今已有18年歷史隨時隨地拍照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準確獲取圖像如今已成為一件無比輕松的事情
但在現代攝影技術發明之前人類如果想獲取圖像則需付出很大的努力在繪畫的時代如何把事物畫得逼真幾乎成為了困擾畫家一生的問題實現對世界的準確模仿這也是橫亙古今的久遠命題
為了讓畫面看起來更加逼真古代的畫家發明了許多奇形怪狀的輔助裝置它們當中的一些甚至直接引發了后來照相機的誕生
01 神奇光學裝置大展
老法師們的長槍短炮在今天看來雖然拉風但比起古人來還未免遜色許多這些充滿機械感的光學裝置并非出現在科學家的實驗室而是擺放在藝術家的畫室擺弄這些古怪玩意兒輔助繪畫雖然相當繁瑣但卻在無形之中加強了作畫的儀式感
這不是電影放映機而是用于拓寫輪廓的暗箱(Camera obscura)
這不是長焦鏡頭而是用來捕捉影像的投影描繪器(Camera lucida)
這不是梳妝鏡而是用于構圖和取景的克洛德玻璃(Claude glass)
這也不是山間野營而是藝術家自制的便攜式取景潛望鏡
這的確不是人肉坦克而是一位自帶設備外出寫生的美男這腦洞也算是很大了
02 古代的畫可不都是靠肉眼畫的
照相機發明之前如要獲取圖像繪畫便是最為直接的方式在我們的印象里美術史中的天才如同璀璨的群星他們憑借敏銳的感官捕捉自然世界的色彩與光影為我們繪制出足以亂真的美術作品
在古老的傳說中藝術家能夠創作出非凡的藝術品實在得益于神明的眷顧
中世紀的迷信使人相信藝術家的靈感來自神啟
然而詭異的是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許多繪畫的創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借助了光學儀器
天才的藝術離不開科學技術的輔助
活躍于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的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就被認為借助了光學儀器進行創作被譽為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的代表維米爾的作品以逼真的光影與細膩的筆觸著稱然而如若仔細觀察他的作品不免會發現一些耐人尋味的視覺表現
約翰內斯維米爾的作品《天文學家》局部
與同時期的繪畫習慣不同維米爾的創作從未打有草稿他的繪畫也不像同期的畫作那樣擁有明顯的輪廓線維米爾使用不同的色彩直接拼貼融和這些都使他的繪畫手法在評論界長期成謎
有趣的是維米爾畫中的物體還會呈現出詭異的彌散斑(disc of confusion)在名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與《倒牛奶的女傭人》(The Milkmaid)中我們甚至還能看到使用透鏡才會出現的紅藍光色散現象
請注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沒有明確的輪廓線
少女下巴與衣領處有著明顯的紅藍邊這是經由透鏡才會發生的色散現象
《倒牛奶的女傭人》也沒有明確的輪廓線
女傭的手臂和裙邊也有著色散導致的紅藍邊
有意思極了一個不戴眼鏡的人究竟是怎么把東西看出重影色散效果的呢
無獨有偶在稍早前荷蘭畫家揚范艾克(Jan van Eyck1390-1441)的作品中疑似使用光學設備輔助繪畫的痕跡也同樣清晰可尋
首當其沖的便是其名作《阿爾諾非尼夫婦》(Portrait of Arnolfini and his Wife)畫面正中的凸透鏡實在有一種穿幫的戲劇感它向我們表明繪畫現場除去阿爾諾非尼夫婦二人與畫家本人以外還有著一位藍衣的女仆而在他們之外現場還隱約存在著一臺有趣的光學裝置
畫面正中的凸面鏡倒影耐人尋味藍衣女仆頭頂的亮光不知是什么
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與美國物理學家查爾斯M法爾科(Charles M Falco)在首部拍照手機誕生的2000年提出了上述質疑這旋即在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界引起熱議
也有研究表明揚范艾克的畫作沒有使用光學輔助設施一個證據是畫面中的六腳蠟燭駕透視比例不和諧
這樣的假說簡直毀了藝術家人設所謂天才的靈光原來大多是科學的饋贈
倘使對這一問題稍加留意我們還會發現用于輔助繪畫的科學裝置自古至今其實一直存在它們中的一些甚至直接促成了后來照相機的發明
在用照相機獲取圖像之前為了把人畫真畫美畫家們著實創造了不少好玩的黑科技
03 那些能把人畫美的黑科技
為了把圖像畫真畫美藝術家們進行了許多嘗試在意大利人發明透視法(Perspective)以后對客觀事物進行符合比例的準確描摹便成為了考核畫家功力的一項標準為了應對日益提高的審美要求中世紀晚期的畫家不得不借助各種測量工具進行繪畫
果然不會畫畫的建筑師是做不好測繪員的
這樣畫一幅作品可以說是非常累了幸好畫家們很快就發現了偷懶的辦法
在科學降臨之前的歲月里人們已在無意中發現如果在光源之前樹立一個擋板再在其中開一個小孔這樣就可以在另一側的墻上得到一個清晰但微小的像雖然得到的只是倒像但經由小孔成像(Pinhole imaging)所得的圖像卻是大自然的準確呈現它很快就被畫家運用到了繪畫之中
一些藝術家自己搭建起小黑屋在自家墻上默默觀測起對面雄偉的尖頂教堂
一些游樂園抓住了商機將此前用于繪畫的暗箱改造為了觀景游藝項目
比起肉眼觀看對著投影描邊上色實在既簡單又準確這可以算是藝術懶癌的福音
受到小孔成像原理的啟發15世紀的藝術家發明了一款名為暗箱(Camera obscura)的神奇道具這一形似照相機的光學儀器使得畫家可以隨時隨地捕捉影像通過在暗箱的磨砂玻璃上放置半透明紙畫家便可以就此準確地畫拓出景物的輪廓
這樣的暗箱操作簡直太過美妙自從世界有了它人人都是藝術家
各式各樣的暗箱
在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的《大西洋手稿》(Codice Atlantico)中記載有形似今日電影放映機的可移動暗箱利用暗箱捕捉影像繪制圖案相信是許多古典畫家的不宣之秘
1825年法國人將暗箱上的半透明紙替換為可以感光的新型材料現代的照相機(Camera)由此誕生
人類的第一張相片曝光時間長達8個小時
比起在幽暗的場景中默默勾邊拓寫追求明亮色彩的藝術家則更傾向于使用投影描繪器(Camera lucida)進行藝術創作有關這一復雜光學裝置的描述最早見于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開普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在1611年出版的《折射光學》(Dioptrice)之中
一款用于天文的光學折射器
1806年英國人為投影描繪器申請了專利這一裝置從此作為一項商品在多個領域內廣為銷售直至今日神經科學的研究者依然會使用這款光學裝置繪制觀測到的神經細胞圖案
投影描繪器是一款運用光線折射原理的儀器繪圖者通過這項裝置可以同時看到畫布和所繪的對象本身比起在暗箱中勾邊再在明亮的房間中上色使用投影描繪器的繪畫方式顯然更為便捷畫家既可以準確把握對象的比例與形狀又能同時逼真地復制色彩和光線
投影描繪器因能在描繪的同時不遮擋觀測物本身而得到了廣泛應用
確切的說提詞器的原理和投影描繪器是一樣的
前面提到的荷蘭黃金時代畫家維米爾據說就是投影描繪器的忠實使用者
荷蘭人蒂姆詹尼森(Tim Jenison)對維米爾使用投影描繪器繪畫的假說堅信不疑他花費數年光景成功地運用這一套裝置成功復制了維米爾的作品并信心滿滿地以紀錄片的方式向世界宣布了這一創舉
從畫者的視角看來投影描繪器簡直是拓寫神器
蒂姆的嘗試表明維米爾等人的畫作極有可能就像人們揣測的那樣是運用了這款神奇的黑科技才得以畫成的
蒂姆詹尼森耗費數年使用投影描繪器把維米爾的名畫成功地臨摹了一遍
除去復雜的光學裝置以外18世紀的英國還流行過一款名為克洛德玻璃(Claude glass)的小發明這個如同汽車后視鏡一樣的小物件曾被廣大英國文藝青年視為逼格神器
一名手持克洛德玻璃凹造型的英國文藝女中年
透過小鏡子愛好文藝的小青年就可隨時隨地捕捉美麗的田園風光并就此省去了選景構圖之苦英國畫家威廉吉爾平(William Gilpin, 1724-1804)甚至還將克洛德玻璃安裝在馬車上看到鏡子里出現了合適的構圖便停車作畫
吉爾平的藝術人生就此成為了英倫佳話難以想象那引領一時風尚的繪畫輔助道具其實只是一件反光鏡
當年風靡一時的神器其實就是一塊黝黑的反光鏡
一副吉爾平使用克洛德玻璃輔助繪制的作品坦白講照著鏡子畫一遍其實也挺難的
在獲取圖像已如此輕松的今天我們很難想象當初會有人費盡心思發明這些稀奇古怪的黑科技
然而這些基于光學的機械裝置又如此令人著迷在被電子產品淹沒的當下回顧這些古怪的小玩意兒無疑充滿樂趣
河北鑫匯橡塑有限公司9
公司地址:共有4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東莞市恩宇塑膠制品有限公司7
公司地址:共有3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鄒城市天恒液壓機械有限公司5
公司地址:共有2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深圳市龍崗區寶富動漫游藝設備廠5
公司地址:共有2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梁山華源貨運服務有限公司5
公司地址:共有2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上海玖泰特種電纜有限公司4
公司地址:共有2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秦清華3
公司地址:共有1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宜昌市璜時得粘合劑開發有限公司3
公司地址:共有1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蘇州市艾倫臣寵物用品有限公司2
公司地址:共有1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威海市艾維瑞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
公司地址:共有1條照相機產品供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