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出版業日薄西山 會是最后的黃金時代嗎
《紐約雜志》9月14日刊出鮑里斯卡奇卡Boris Kachka的長文以《終結》TheEnd為題直陳美國出版業所處舉步維艱的困境指出壟斷加劇作者與出版商不合理的合作方式以及電子書和新技術的挑戰已將傳統出版業逼到了日薄西山的盡頭
用Youtube出書
在紐約第53街的一幢鋼鐵和玻璃大樓里哈潑柯林斯集團占據了一到二十二層的巨大空間但再往上走到二十六層還有個小小的辦公區新成立的哈潑工作室Harper Studio臨時安家于此今年春天亥伯龍Hyperion出版社的創始人經營該社達17年之久的羅伯特米勒RobertS.Miller帶著三個女下屬其中兩個是只有20來歲的姑娘轉投哈潑柯林斯白手起家要在這兒發動一場駭人聽聞或將改變整個出版業的革命
51歲的米勒有個驚人的想法哈潑工作室今后推出的所有新書均將發行電子版以及數字視頻版他會控制品種一年僅出25本書不付或少付作者版稅和稿酬但將與作者分利其比例或將高達50%
這一想法如此超前令眾多業內老手嗤笑不已但是時任哈潑柯林斯CEO現已辭職的簡弗里德曼卻對此鼎力支持正是她將米勒收入帳下給他在總部大樓內找了個地兒讓他一心鬧革命
在美國出版業的大本營紐約越來越多的人陷入焦慮五大出版商2008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僅有0.5%的增長書店亦業績平平全年的衰退幾成定局
在整個出版業停滯不前的大背景下奉行一個多世紀的行規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頭牌暢銷書作家們不僅索要巨額的預付稿酬還要從銷售碼洋中拿走15%的版稅加上書店的折扣出版業的利潤空間越來越窄一些如坐針氈的出版商因此將目光轉向了電子書和Youtube
黃金時代的家族生意
《紐約雜志》的文章回顧了一去不返的黃金時代那時的出版業好像一個又一個的家庭商店最優秀的出版商同時也是最優秀的文學鑒賞家正如阿爾弗雷特諾普夫Alfred A. Knopf所言乃藝術收藏家般的紳士編輯如斯克里布納的馬克斯韋爾珀金斯Maxwell Perkins蘭登書屋的貝內特瑟夫Bennett CerfFSG的羅杰斯特勞斯Roger Straus和羅伯特吉羅Robert Giroux以及格羅夫的巴尼羅塞特Barney Rosset他們不斷發現挖掘提攜不為人所知的文學天才曾有個英國出版商建議美國同行多多地下注可別下大注美國人依計而行他們請窮作家喝酒把他們帶到家里談心在法庭上為他們抵擋刀劍他們簽約時溫文爾雅在年成不好時舍得拿自己的錢供養作家用心打造自己的現代經典書庫以此作為惠及子孫的萬世基業對福克納的發現過程堪比早在1910年就買下了畢加索的畫作FSG的編輯們常說我們出版的是作家不是書
然而到了20世紀60年代早期隨著諾普夫把自己賣給了瑟夫后者又將蘭登書屋賣給RCA出版業大兼并的時代開始了獨立出版商面對大企業的咄咄之勢舉步維艱今天諾普夫道布爾戴矮腳雞和巴蘭汀這些昔日的名牌還在但皆已成為蘭登書屋的下屬部門再往后甚至出版業自身也不能保證獨立幾乎全數落入跨國媒體巨頭之手蘭登書屋被納入貝塔斯曼旗下哈潑柯林斯是新聞集團的下屬FSG賣給了霍茨布林克前文提及的亥伯龍則成了迪斯尼公司的子公司
原來有5%的利潤出版家們就能過得不錯現在巨頭們的目標莫不直指兩位數為此引入了一整套科學經營的流程兼并重組分割多點投資無所不為他們簽下各種風格的作家給其中的頭牌高額稿酬和版稅在市場大肆炒作你猜怎么著?成功的少失敗的多最近這十年當初釀下的苦酒陸續上桌稿酬高得離譜競標書稿時的割喉價層出不窮謹慎二字被扔到了窗外利潤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