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妙玉論茶”
在《紅樓夢》中寫茶最精彩的當是第41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寫史老太君帶了劉姥姥一行人來到櫳翠庵妙玉以茶相待的情形由于此節文字中曹雪芹借妙玉之口談了不少論茶之語所以后人也常將這段稱作妙玉論茶
當下賈母等吃過了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相迎進去賈母道我們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
寶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么水妙玉道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嘗嘗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然后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那妙玉便把寶釵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隨他出去寶玉悄悄的隨后跟了來只見妙玉讓他二人在耳房內寶釵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團上妙玉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了一壺茶寶玉便輕輕走了進來笑道偏你們吃體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趕了來撒茶吃這里并沒你的
妙玉剛要去取杯只見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盞來妙玉忙命將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擱在外頭去罷寶玉會意知為劉姥姥吃了他嫌骯臟不要了又見妙玉另拿出兩只杯來一個傍邊有一耳杯上鐫著 瓟斝三個隸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遞與寶釵那一只形似缽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鐫著點犀 妙玉斟了一 與黛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綠玉斗來斟與寶玉寶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兩個就用那樣古玩奇珍我就是個俗器了妙玉道這是俗器不是我說狂話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這么一個俗器來呢寶玉笑道俗語說‘隨鄉入鄉’到了你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寶一概貶為俗器了
妙玉聽如此說十分歡喜遂又尋出一只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虬整雕竹根的一個大盞出來笑道就剩了這一個你可吃的了這一海寶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雖吃的了也沒這些茶你糟蹋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更成什么說的寶釵黛玉寶玉都笑了妙玉執壺只向海內斟了約有一杯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淳無比賞贊不絕妙玉正色道你這遭吃茶是托他兩個的福獨你來了我是不給你吃的寶玉笑道我深知道我也不領你的情只謝他二人便了妙玉聽了方說這話明白
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統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淳如何吃得
黛玉知他天性怪癖不好多話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約著寶釵走了出來
六安茶屬于綠茶產于安徽省六安州六安茶為天下第一有司包貢之余例饋權貴與朝士之故舊者(陳霆《兩山墨談》)六安茶作貢始于明朝初期直到清朝咸豐年間貢茶制度終結歷經兩朝共近五百年六安茶品亦精入藥最效但不善炒不能發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實佳(屠隆《考槃余事茶箋》)清代六安銀針梅片毛尖茶流行大江南北明清時六安茶屬天下名茶很受時人重視但賈母又為何偏不喜六安茶呢究其原因恐怕有兩點一是生活習慣所致賈府在北方北方習慣飲花茶因而不喜飲南方的綠茶二是六安茶不能發香而味苦味苦實是咖啡堿的含量高所致而咖啡堿具有使人大腦興奮的作用賈母一干人是下午游園喝六安茶會影響晚上的睡眠所以機靈的妙玉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老君眉則表明茶葉細嫩可能是芽茶滿披白毫嫩芽中氨基酸含量高咖啡堿茶多酚含量相對要低不會影響睡眠甚至老君眉可能就是六安銀針妙玉為了應付賈母而臨時杜撰的名字
妙玉泡茶用的水是舊年蠲的雨水和梅花上的雪水其實這不是曹雪芹故弄玄虛中國古代早就用雨水雪水煎茶古時工業不發達大氣沒受到污染所以雨水雪水要比今天的雨水雪水潔凈得多現代科學證明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雨水雪水為軟水而用軟水泡出的茶湯色清明香氣高雅滋味鮮爽古人視雨水雪水為天泉勝于山巖涌出的地泉是有科學道理的
妙玉的茶具特別精致對什么人使用什么樣的茶具也是十分講究她給賈母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著一只成窯五彩小蓋鐘其他人等用的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至于對待寶釵黛玉妙玉深知她倆都不凡于是悄悄將她倆帶入耳房另外沏茶來吃用的茶具是 瓟斝和點犀 先是給寶玉用綠玉斗品茶后來又尋出一只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盞來
從泡茶飲茶中可以看出人的知識和修養古人講品茗把飲茶提升到一種高雅的境界展現出生活的情趣和藝術化妙玉可以說得中國茶道之真傳深諳茶道真諦她的一杯為品的妙論為后來的茶人們所津津樂道
妙玉具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她的知識和修養并不在寶玉寶釵黛玉諸人之下她心契莊子之文才情超眾品格特高曹雪芹通過塑造妙玉的個性形象細膩而深刻地展現了貴族上層的品茗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