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駕馭 鳳凰永久牌自行車成就永恒
中國曾經被稱為自行車的王國關于自行車的故事總是有很多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這曾經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是80年代人們結婚時需要的三大件而自行車作為三大件之一不僅是因為它當時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還因為自行車的后座往往是愛情萌芽的地方
鳳凰牌自行車資料圖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電影《甜蜜蜜》里黎明扮演的黎小軍與張曼玉扮演的李翹在1985年坐同一班火車自內地來到中國香港兩人從相遇相識從朋友慢慢變成戀人但始終不能在一起而其中黎小軍的自行車就是兩人約會用的甜蜜工具黎小軍對李翹說我有車可以送你然后推出一輛舊自行車于是李翹輕松自得地在后座唱起那首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
自行車上的甜蜜不僅是愛情還有溫暖的親情曾經熱播的電視劇《金婚》里張國立飾演的佟志就經常推著自行車為家人東奔西跑車的前面是女兒車座后面是老婆一輛車3個人一家其樂融融其實對于70后80后兩代人而言小時候坐著爸爸的二八大杠指28英寸的自行車去上學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他們曾是小偷的最愛相比山地車的變速防震等功能老式的永久牌鳳凰牌或是飛鴿牌自行車簡直毫無科技含量可言但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中國名牌自行車可是相當高檔的代步工具也算得上是家里重要的物件之一
在蘇浙滬永久牌和鳳凰牌自行車最流行它們都是上海生產的永久牌屬于上海永久自行車鳳凰牌是上海自行車三廠生產的而天津自行車廠生產的飛鴿自行車在北方自然更加流行
雖然沒有高科技但是憑借工藝技術過關不管是永久牌鳳凰牌還是飛鴿牌都曾經是中國的出口產品比如鳳凰牌自行車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出口東南亞了因此擁有一輛這樣的自行車在當時絕對是一種驕傲捷安特這樣的山地自行車沒有出現之前小偷們最愿意偷的就是永久車們
改革開放后很多民營自行車最喜歡仿制的也是永久自行車為了謹防假冒永久自行車還專門在報紙上宣傳識別方式比如真品的商標質厚貼于車架前管造型立體感強而且漆色純真均勻光澤好還標有YONGJIU上海MADEINCHINA字樣這才是用于正品內銷車而仿冒品的商標用料就較薄造型立體感差油漆不均光澤差有時商標上的字樣是永飛永樂 |
二八大杠中國的自主品牌
二八大杠最先是飛鴿牌自行車的特有型號指28英寸的自行車車架杠子可以坐人放東西這型號的自行車還是新中國成立后天津自行車廠獨立研發的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工業管理處派人接管了工廠暫定名為軍管天津機器/第二分廠直屬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后來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后該廠被正式命名為天津自行車廠就是在這里中國獨立研制出了二八大杠
1950年4月天津自行車廠開展了造新中國一代堅固耐用美觀輕快的自行車活動于是二十多名工人同志自愿組成了試制組他們解剖分析了荷蘭菲利浦日本堀井和英國鳳頭等各國名牌車取其所長避其所短合理改進精心設計反復篩選最終才制定出造新車的方案比如將車架結構進行改進上管長度改為640毫米長另外三五通接頭改為大爐銅焊加寬了車把尺寸改進了熱處理滲碳配方
到了1950年7月5日10輛由天津自行車廠工人們制造的樣品終于出來了經過嚴格技術鑒定性能試驗和質量檢驗新車性能質量遠遠超過了中字牌自行車于是工人們親切地稱這款新車為飛鴿以此來比喻它結實輕快漂亮的特點后來上級也批準將這種車正式命名為飛鴿牌
從此新中國第一輛全部國產化的名牌自行車誕生了1951年1月飛鴿牌自行車成批地投放市場 |
被藝術化的永久和鳳凰
永久牌自行車是上海永久自行車廠生產的鳳凰牌自行車出自上海自行車三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蘇浙滬永久和鳳凰自行車都是老百姓趨之若鶩的緊俏產品甚至有一階段要憑票才能購買
不過如今當人們懷念起永久鳳凰的同時已經開始將這些品牌歸為記憶中的東西甚至是藝術家們用來表現的一個特定符號
永久和鳳凰的意義越來越符號化上海一家影樓還別出心裁地推出鳳凰自行車主題婚紗攝影青年男女有意打扮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形象以鳳凰自行車為背景留念參與的青年對鳳凰自行車并無概念也無復雜情感但因商家的設計中融入了時尚元素造成了復古的效果僅此而已
再比如在影視作品里這種老式自行車不僅是表達一代人感情的道具也展現了整個中國的發展變化王小帥導演的電影《十七歲單車》就反映出自行車在大城市里已經逐漸底層化另一部電影《愛情的牙齒》的海報即是穿著軍裝的女主角胡同妞坐在一輛簇新的永久自行車上一腳點地滿臉都是嚴肅的表情永久自行車和軍裝同時出現暗示了她的身份賦予她時代特征將其變成一個符號還有《孔雀》中騎著自行車的少女身后帶著一個降落傘滿臉都是幸福的笑容而在《站臺》里那個坐在自行車后架上的青年伸開雙臂做飛翔狀給人印象深刻不亞于《泰坦尼克號》里男女主角在船頭做飛翔姿勢的經典鏡頭
于是在藝術家的創作中被藝術化的永久和鳳凰自行車與奔馳寶馬無關|
鏈接外國的自行車
別以為自行車只有在中國流行其實在意大利德國英國單車比賽不僅是一項很風靡的運動而且也是很實用的工具
法國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出現于1790年由法國人希布拉克用木材制成沒有腳蹬靠雙腳交替踏地前進不過德國男爵卡爾杜萊斯是世人公認的自行車發明人因為1817年他發明了車把對于自行車而言這是質的飛躍
美國上世紀70年代由一群美國嬉皮士所發展出的越野登山車將騎自行車發展成為一項最新的戶外休閑運動與以往競速用的公路自行車相比越野登山車的輪胎更為肥厚把手是平直的快拆式的前后輪裝置方便了自行車的隨身背負或隨車運載最重要的是車身輕車身周邊配備又多使得自行車更具炫耀感和優越感
意大利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意大利一種名為BIANCHI的自行車就像中國的永久牌自行車一樣流行甚至很多意大利人都曾經選擇騎這種自行車上下班另外環意大利自行車賽是目前很受歐洲車迷喜歡的重要體育比賽之一因此科技含量高的山地車在意大利也非常受歡迎
德國在德國的一些小鎮如今還有郵遞員用自行車送郵件而且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自行車已經成為德國人時尚的健身和代步工具比如在慕尼黑一般在五公里內的行程多數人都以自行車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