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伊馬替尼/格列衛不耐受的患者轉換至尼羅替尼可獲得更好預后!
來自澳大利亞白血病和淋巴瘤組研究者在一項報道中表明使用伊馬替尼格列衛一線治療慢性期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P-CML)選擇性轉移至尼羅替尼治療可導致良好的分子緩解和生存期療效毒性和經濟方面可能比常規有效藥物更可取這些結論是基于TIDEL-II研究結果以先前的TIDEL-I研究強化伊馬替尼治療未能達到期中治療目標的患者結果為基礎TIDEL-II引入兩項附加療法伊馬替尼劑量逐漸增加至800mg/d治療患者這些患者的伊馬替尼血漿槽血清濃度<1,000 ng/mL而且由于對伊馬替尼不耐受或應答不佳迅速轉移至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尼羅替尼治療
研究共納入210名CP-CML患者每組105名納入條件為年齡>16歲且在6個月內診斷1組和2組患者的中位年齡分別為48歲1組有49%的女性2組有39%主要終點是確定的主要分子緩解根據國際指標定義為BCR-ABL1≤ 0.1%所有患者的初始劑量為600mg/d如果第22天伊馬替尼血漿最低濃度<1,000 ng/mL則伊馬替尼劑量增加至800mg/d之后評估分子靶點分別在第3, 6, 12個月時BCR-ABL1≤ 10%, ≤1%, ≤ 0.1%未達到治療目標的1組患者伊馬替尼劑量增加至800mg/d隨后未達到治療目標3個月之后轉換至尼羅替尼400mg每天兩次未達到治療目標的2組患者直接轉換至尼羅替尼治療兩組不耐受或無反應的患者也是如此
最常見的伊馬替尼相關不良反應為血細胞減少癥尤其是在治療開始時生物化學異常包括血清肝或胰酶增加和皮膚過敏反應常見于伊馬替尼和尼羅替尼治療關節痛胃腸道疾病和水腫也通常和伊馬替尼相關盡管假定伊馬替尼800mg/d可能對入選患者有益但是研究者發現只有大約11%的患者可以保持伊馬替尼劑量800mg/d并在這一劑量達到主要分子緩解表明大劑量伊馬替尼可能是由于不耐受或未達到分子目標的第二重要原因轉換至尼羅替尼的患者預后通常有益于伊馬替尼不耐受的患者相比之下未達到早期TIDEL-II目標的患者可能從尼羅替尼中獲益并未被證實這可能是早期分子緩解失敗率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