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常見的誤區
隨著政府對于高新企業的優惠政策宣導企業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多數企業已經重視并且申報高企了但是在實際接觸過程中發現還是有很多企業對于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不甚了解而且誤解很多所以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幾個常見誤區希望大家能夠避免
1.等達到條件再申請
很多企業還在默默地努力打算等到一旦條件具備了立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的競爭對手現在也不夠條件可惜的是但別人早早就在政府的扶持下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力度明顯加大技術研發進度加快結果是別人比你先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重點在企業未達到條件時企業可以先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即科技創新小巨人可獲得20萬元的經費補貼)接受主管部門支持孵化另外高企各方面條件均需提前1年規劃包括知識產權規劃財務指標規劃研發人員規劃研發項目規劃等)
2.只有專利才能作為知識產權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首先要有知識產權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專利才能作為知識產權如果企業擁有軟件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也可以作為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依據因此凡是擁有上述知識產權的企業都可以申請高新技術企業
3.只有工程技術才能申請專利
申請高新要看專利一想到專利很多人就認為一定是工程技術方面的專利其實專利也可以是服務業務過程中的技術例如某公司從事人力資源測評業務申請的專利包括人力資源測評方法這是一種服務方法也可以申請專利
4.注冊未滿三年
政府文件要求成立一年以上企業可以申請國高即可申請我們建議成立一年半以上的企業去這樣有兩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數據進行對比影響企業財務成長性的評分
5.沒有利潤
沒有利潤不影響國高的認定國高評分標準主要是看銷售收入凈資產數據
6.研發費用大于管理費用
2019年開始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是兩個科目設置一般是管理費用大于研發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