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再制造成“十三五”綠色制造主題
隨著資源能源環境約束的加劇綠色制造理念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作為制造業的絕對大戶內燃機產業在節能與減排的不斷發展與競爭中一直處于風口浪尖內燃機再制造資源循環發展這些在內燃機領域正在進行的綠色制造主題正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
2015年11月3日在北京舉辦的2015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內燃機及零部件展覽會期間工信部與中國內燃機協會共同舉辦的2015再制造產業發展研討會再一次把人們的視線拉進了內燃機再制造的范疇多位領導專家也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綠色制造離不開內燃機再制造
綠色制造技術是以綠色理念為指導綜合運用綠色設計綠色工藝綠色包裝綠色供應鏈管理綠色回收處理等為一體的科學技術其目標是使得產品從設計 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對環境負面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綠色制造的重點方向包括生態設計可持續制造資源效率優化
權威報告顯示制造業是最大的資源使用者和環境污染源每年約產生55億噸無害廢物和7億噸有害廢物占全球污染物總量的70%以上以中國式再制造聞名 的裝備再制造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史佩京認為再制造可使廢舊機電產品中蘊含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利用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首選途徑
有些人可能會擔心在當前經濟如此徘徊的形勢下許多新機以內燃發動機為例市場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局面再制造產品會不會對新機市場造成沖擊?事實上 從近幾年的實踐看再制造恰恰是整個產業鏈上的一種補位或補充它的實際作用是更好地協調了新機與再制造產品的共同發展為已經從事再制造的企業帶來了額 外的收益況且目前市場上再制造產品的總體規模還很小不僅不會對新機市場造成沖擊還能從存量市場上繼續提升用戶的忠誠度是一項多重利好的產業
總體而言作為綠色制造中的一環再制造產品的品質與性能不低于原有新品而成本僅是新品的50%同時可節能60%節材70%減少排放80%可以非常肯定地說再制造是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最佳途徑之一
應建立三個層次的技術標準
對于在國內開展時間不長的再制造產業而言近幾年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缺乏相應的標準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繼續前行的阻力史佩京介紹歐美等發達國 家已相繼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再制造技術標準法規和指令體系并對再制造產品品質保證有嚴格要求而目前國內的再制造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各界對再制造的認 識還不夠統一企業的技術積累也較小再制造工藝技術質量控制和資質管理等方面標準缺乏制約了再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再制造產業的健康發展
史佩京認為要發展我國的再制造產業需要逐步建立起系統完善的再制造工藝技術質量檢測等標準但他也強調無論再制造的技術和步驟如何再制造產品都必須在產品質量性能耐用性和售后服務上達到與新品一樣的水平
面向汽車發動機變速器機床工程機械等多行業多層面的再制造產業鏈標準問題史佩京表示應將再制造標準劃分為跨行業共性技術標準重要行業共 性技術標準以及重點產品共性技術標準三個層次來解決多維復合不同行業的共性與個性化標準化需求等問題研究制定相應的技術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