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VR顛覆不了電影產業
內容短缺是VR主要瓶頸 大公司面臨創新者窘境
本文是作者張銳在TOPSHOW俱樂部在中關村創意大街IC咖啡主辦的VR/AR沙龍上的發言觀點主要觀點
1內容短缺是VR的主要瓶頸
2VR出現對電影視聽語言改變很大從劇本結構到拍攝到后期剪輯和原來完全不一樣
3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做VR
4大的STUDIO面臨創新者的窘境
5探索中國電影工業化路徑
6場景會發生大改變VR場景在電影院是不合適的
7電影版權再造商業模式
8VR顛覆不了電影產業
中國電影產業5-6年來高速增長2年內能趕上美國好萊塢的票房VR會對中國電影行業有大改變
一內容短缺是VR的主要瓶頸
整個產業發展階段曾經經歷過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還是關系為王的討論這個討論一直在螺旋式上升有時候內容為王有時候渠道為王進入VR時代進入到內容為王的渠道我們現在處在什么年代?處在視頻網站慢慢占據主導的地位視頻網站開啟了OTT時代這樣的時代應該是視頻傳播開始泛在化VR使得泛在化更加明顯藝術場景更加廣泛渠道越來越多現在最缺的還是內容
二VR出現對電影視聽語言改變很大從劇本結構到拍攝到后期剪輯和原來完全不一樣
如何寫劇本講故事和以前的結構不同包括拍攝手法和后期剪輯所有的東西都完全不一樣對整個電影產業的改變不是延續性的技術而是顛覆性技術要用VR做影視要關注視聽語言改變
三并不是所有內容都適合做VR
商業電影發展了一百年實際上包容所有題材的內容而且它在這個屏幕上可以展示所有的題材形態這也是它能夠存在一百年主要原因也就說它一直在更新它的技術一直在更新而它放的手段也在更新而適應節目形態在更新所以一直在生存不像廣播報紙它現在面臨著一個螺旋式下跌電影在上升
但是VR能適合所有內容形態嗎?其實不是比如說一個喜劇片適不適合?對VR的定義是這樣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應該做敘事故事新媒介的補充及其開發適合一個部分內容大家如果創業或者資做內容應該考慮你應該做哪個細分領域而不是你想拍VR電影你跟蘭亭數字公司不一樣他是要做商業品牌
我覺得做VR和做大電影內容不一樣電影做類型片面對最大多數的觀眾我做一個都市報辦成一個很俗所有市民都愿意看國產電影最火就是青春片做VR內容應該是細分的拿互聯網特點來做應該做細分市場垂直領域越細越好細到一個點我上次在全國大學生大賽看到有一個作品做某一個國家實驗室的機器設備的VR仿真我當時很震撼這個東西一般人做不了因為他懂模型又懂VR這個是有模式的不能在全國院線做VR電影那是另一個玩法
四大的STUDIO面臨創新者的窘境
VR對于影視是非連續技術對大的制片廠是非常大危機讓邊緣的公司崛起讓好萊塢美國六大中國八大能抓住機會會有機會去年有一個比較火的書《創新者的窘境》其中提到一點你的創新技術分兩種一個是連續性技術一個非連續性
我認為VR是一個非連續性的技術對整個大視頻行業面臨大的危機和機會會讓一些邊緣視頻崛起美國六大包括中國八大如果能抓住機會進行消化也是可以的它也可以抓到機會但是絕對是非連續性的顛覆技術
未來的創作中心前移劇本階段創作者觀眾都要參與電影制作進去全民時代未來生產更加智能化(無人機和機器人)
五探索中國電影工業化路徑
好萊塢是工業化中國是小作坊有了VR之后中美差距不大中國和好萊蕪電影產業差距小能否利用VR彎道超車?有機會也不能樂觀美國好萊塢很積極他們投資參與VR他們把工業化拿到VR生產會更工業化能不能彎道超車要保持警惕美國人很積極
美國在09年整個傳媒行業提出了一個泛在計劃這個跟VR相關VR延展了泛在化現在對整個視頻業的延伸渠道應該包括大電影院線發行包括IPTV互聯網電視網絡視頻手機電視應該加VRVR成為下一個泛在渠道之后會全面爆發內容為王
六場景會發生大改變VR場景在電影院是不合適的
未來會不會面臨監管者只要想進入客廳就要面臨監管者VR影視渠道來說平臺終端競爭在IT寡頭和少數創新者手中這個領域市場空間沒有很大并不適合每個公司做
七電影版權再造商業模式
好萊塢的商業模式像一個瀑布一樣進行利潤獲取這個模式也是奠定了美國好萊塢百年來的地位但是這個模式是很難被打破中國也是僅僅模仿跟蹤這個模式這個模式中國到現在沒有完全實現中國電影模式到現在來說是在第一個階段后面幾個階段沒有實現這兩年最火也就是在愛奇藝VIP包月中國一直沒有實現而且這兩年電影IP很火大電影能否能制造一個大的IP
VR與傳統電視和電影商業模式的結合下面這個圖是中國臺灣著名電視節目叫《康熙來了》利用數字王國數字技術來進行直播拍攝未來綜藝節目能否用VR進行拍攝在客廳內容展示里面會出現一些VR內容包括電影中間某些劇情可以滲透一下這個是可行的你的商業模式利用現有傳統電視電影的模式進行切入
其它商業模式現在常見的展覽館博物館包括VR影視游戲化還有線下體驗館你做一些文物博物館做展館包括很多實驗室這個都可以做
八VR顛覆不了電影產業
站到電影角度來說我覺得顛覆至少對電影產業的顛覆有點早從學科思想來說會有顛覆VR帶來的沉浸感可能會產生一個跟沉浸有關的傳播學或者說整個對電影教育整個編劇攝影剪輯等等這些學科它的建設產生一個顛覆
我們說3D電影其實產生了幾十年包括VR在上世紀60年代也有雛形了我小時候玩的萬花筒也是VR眼鏡類似這個東西對整個產業談不上顛覆作為一個沉浸式的視頻體驗頂多是傳輸渠道的補充而已對這個產業來說能產生多大的影響拭目以待不可能說產業沒了
我們說廣播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不可能有了VR眼鏡北京電影學院就倒閉了KK為什么出名?他是技術科學家用了很多生物學的理論在里面解釋了這個東西這個產業肯定不會顛覆但是產生很多新思想教育上我加強VR教育最起碼培養出既懂VR拍攝又懂傳統拍攝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