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用上新玩意:訂書機縫合
天氣冷起來不由自主地想吃些熱騰騰的東西火鍋鐵板燒奶油蛋糕各種高熱量的美食最能誘惑你的味蕾
在浙江省腫瘤發病率的瘤普中肺癌是排在首位的胃癌緊接其后排在第三的就是結直腸癌但這個老三就增長率來說卻是最高的
現在人吃得好了怎么消化道的腫瘤不減反增呢原因就是吃得太精細運動太少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汪勇說跟其他腫瘤相比值得慶幸的是大腸癌可防可治早期發現90%可以治愈
本期孔中窺術科普的就是結直腸癌的微創手術治療主刀醫生就是汪勇動刀的部位是腸子因為是微創沒有想象的那么重口味
孔中窺術是錢報微信浙江名醫館與邵逸夫醫院聯合拍攝的微創手術系列視頻很科普旨在幫助大多數人了解疾病和治療方法
跟前幾期的視頻不同這一期的主刀醫生有兩位手術的部位也有兩個因為這是一位直腸癌肝轉移的病人汪醫生負責切除腸子上的腫瘤另外一位醫生就是上一期介紹過的長得像港星張家輝的虞洪醫生負責切除肝臟上的腫瘤
明天中午12點起大家可以點擊微信底部菜單功能服務一欄進入視頻點播觀看微創手術今天是第6集前面5集也可以任意點播
【病例名片】
本期的病人46歲繆先生確診時直腸癌Ⅳ期且轉移到肝臟因為直腸癌侵犯范圍大手術保肛難度非常大
汪醫生想了一招把繆先生的情況跟腫瘤內科病理科放療科等科室的醫生仔細討論先通過放化療讓腫塊縮小再來進行肝轉移瘤的微創治療
3個月放化療之后果然繆先生的原發病灶和肝轉移病灶都明顯縮小汪醫生決定為他手術了
【手術看點】
看點一一次手術搞定兩處腫瘤
手術從早上9點左右開始的手術室沒有血淋淋的的場面只見汪勇醫生和助手放松地站在手術臺邊眼睛盯著高清的屏幕病人的腹部根本沒有切口只有幾個1公分左右操作孔汪勇醫師利用腹腔鏡特殊器件進行操作只見屏幕中組織一層層打開如行云流水般手術整個手術野非常清晰絲毫未見出血
大腸部分的手術結束后由虞洪醫生接手繼續對付左肝上的腫瘤
即使不太懂解剖結構的人也會有個疑問大腸在下面肝在上面這個手術要怎么做所以為了同時照顧到兩個位置以前做這個手術至少得拉開一條50cm的大口子
這次手術醫生只在病人肚子上開了5個小孔兩位醫生用的手術器械都通過這5個孔放進去最后劃開一個5厘米左右的口子把切除的腫瘤拿出來最后縫合傷口手術就全部完成了更詳細的答案去視頻里找吧
看點二外行看熱鬧手術室里那些新鮮玩意
看國外醫療劇的時候常常覺得手術室好酷其實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手術室真的還是蠻酷的
比如手術室擺滿了各種先進的儀器空中懸掛著大小不一的屏幕這就是腹腔鏡設備醫生用的止血材料有粉末狀的還有像棉絮一樣能被身體吸收的手術過程中醫生經常會用到一種白色的小夾子夾住血管根部避免手術過程中出血
還有吻合腸道的工具繆先生的直腸被切除一段醫生需要把上下兩截腸子縫合起來腸壁位置很深手工一針針縫難度太大他們會用一種圓筒型的工具就像訂書機一樣咔噠一下上下兩截腸子就接在一起了
【醫生名片】
汪勇在蔡秀軍教授領導的腹腔鏡微創外科團隊中從事胃腸腫瘤治療的主角一周有兩到三天在手術室一天要做兩個胃癌手術兩個大腸癌手術他的手術非常講究手術層次所以手術既快又徹底不出血
他與團隊合作率先在省內開展胃癌的腹腔鏡微創治療目前已完成400余例的腹腔鏡下胃癌根治術并擔任中華外科學會實驗與轉化治療學組的全國委員浙江省抗癌學會胃癌外科專業組委員等
【醫生忠告】
小心大腸中了自己的毒
有一種說法大腸癌其實是大腸中了自身的毒汪勇說這個毒素就來自我們攝入的食物
生活條件好了雞鴨魚肉自然就吃的多了高蛋白高脂肪攝入過多會引起小腸蠕動減慢但問題是小腸只有5米車間就那么大最終食物殘渣會進入大腸大腸相當于垃圾處理站排便排毒系統如果亂了毒素就會被大腸反復吸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腸真的是中了自己的毒
怎么辦先要管老自己的嘴巴中午吃過肉了晚上可以不吃了蔬菜水果雜糧豆類多吃吃增加膳食纖維當然米飯也是膳食纖維的來源之一減肥不吃飯的女孩子應該稍微增加點兒飯量
汪勇的另外一個建議是不管你每年做不做體檢40歲之后最好做一次腸鏡如果不是高危人群每三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