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健身器材暗藏“傷身”隱患
一名自稱是現場管理員的林阿姨告訴記者這里每個健身器材都是特定針對身體某個部位鍛煉的如果使用不當會起到反作用由于是開放式使用這些健身器材并不需要花錢所以每天來運動的人很多高強度高密度地使用健身器材加上戶外的日曬雨淋也加速了器材的老化這些健身設施老化快損壞嚴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市民們不懂也沒有愛惜
社區健身器材誰來維護管理
物管一次性投入維護難針對戶外器材受損嚴重的情況越秀區二沙島的物業管理處的負責人林先生告訴我們目前廣州市小區的這些健身器材基本上是樓盤開發商一次性投入的物管根本沒有資金去維護要求業主交錢也不可行平時也只能是小修小補要是損壞嚴重的話也難以買到零件所以最重要的還是靠居民自覺維護器材相互監督防止惡意破壞
廣州市體育局運動設施管理處的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目前廣州市已經設置了戶外健身器材過萬處對于健身器材的維護保養的確是個群眾關心的問題他們將積極探討并制訂出一套有效的管理監督機制讓市民玩得健康玩得高興
市民建立舉報監督機制家住天河六運三街的陳先生每天都前往體育中心戶外健身器材處鍛煉身體這里風景很好后面是廣州地標性建筑中信大廈每天前來運動的市民絡繹不絕而面對自家門前的健身器材容易受傷現象陳先生說很多市民都對損毀公共設施的現象感到不滿但由于廣州缺乏舉報監督機制在市民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監督氛圍和舉報機制對這種現象大多數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如果能夠效仿學校體育場館等地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市民監督機制勇于與損壞器材行為作斗爭并對敢于向不良行為說不的市民給予相應的精神或物質上的鼓勵將會起到有效保護健身器材的作用
在有物業管理公司的小區內的戶外健身器材屬于該小區配套設施物業管理公司有專人負責不定期地對器材進行檢查以確保其安全性能而大街小巷上的屬于公眾地帶的健身器材則是采取器材在哪個街道的轄區范圍內就歸哪個街道或社區管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