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效干擾素治療有助乙肝患者獲益
近期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公布了更新版乙肝指南推薦意見指南將停藥后持久的應答作為慢乙肝(CHB)治療的更高追求并明確提出當乙肝患者追求在有限療程內實現停藥后持久應答時相比核苷長效干擾素PEG-IFN更適合作為慢乙肝一線治療方案
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肝病科主任醫師江宇泳介紹目前治療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核苷類藥物和干擾素類藥物它們都可以幫助患者抑制乙肝病毒實現乙肝病毒檢測不到即基本的治療終點但由于核苷類藥物作用靶點單一只能抑制病毒因此獲得e抗原血清轉換率較低而且即便通過核苷類藥物獲得e抗原血清轉換停藥一年后復發率也將高達50%以上很難實現持久的e抗原血清轉換而長效干擾素不僅可以抑制病毒復制更能夠提高機體免疫使患者獲得較高和持久的e抗原血清轉換
江宇泳強調停藥后持久的應答的實現主要是基于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的恢復通過免疫控制達到病毒的持久抑制因此相較核苷長效干擾素更能助力實現停藥后持久的應答讓患者贏在終點與此同時江宇泳還表示初次接受慢乙肝抗病毒治療且高轉氨酶低病毒載量的乙肝患者是干擾素治療的優勢患者這類人群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長效干擾素治療臨床獲益更高
江宇泳建議乙肝患者應該到正規的醫院就診對病情進行全面的評估和系統的治療同時在治療過程當中患者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至少嘗試1次長效干擾素治療爭取盡早實現停藥后持久的e抗原血清轉換甚至臨床治愈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