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講堂:水源熱泵熱水器實驗研究分析
熱泵網 水源熱泵技術利用少量電能將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低品位能量轉移至高品位目前正成為節能領域的研究熱點.針對水源熱泵變冷凝參數的相關研究缺乏的現狀通過搭建水源熱泵熱水器實驗臺進行了相應實驗研究.在水流量Q為0.7~1.3m3?h-1進水溫度t為15~30℃范圍內對系統功耗制熱量制冷量熱泵性能系數COP等參數進行了測量.實驗結果表明在水流量為1.1m3?h-1進水溫度為20℃時COP達到最大值系統平均熱泵性能系數COPave為3.23此時系統處于最佳運行工況由此可知尋找系統的最佳運行工況對熱泵系統設計和實際工程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內能源短缺日益嚴重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國家在重視能源節約和再利用的同時也更加關注新技術的開發與利用.水源熱泵技術利用少量熱能將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低品位能量轉移至高品位熱能因其節能環保的特點正被廣泛應用[1-2].水源熱泵技術的研究主要包括地表或淺層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熱泵和人工再生水源(工業廢水廢氣)熱泵[3].
Yan等初步研究了不同的板片形式制冷劑流態對板式換熱器換熱效果的影響分析了板式換熱器作為冷凝器或蒸發器應用于地下水源熱泵系統中的特點[4-5].王芳通過實驗和仿真模擬研究發現井水進出口溫差一定時進口溫度升高有助于提高地下水源熱泵系統COP井水進口溫度一定時進出口溫差的升高將降低系統COP[6].朱禹實驗研究發現隨著蒸發器側水流量增大熱泵系統COP升高[7].陳劍波研究表明對R410a水源熱泵空調機組而言進水溫度升高時在制熱工況下有利于提高系統COP在制冷工況下將降低系統COP[8].
上述研究多集中在冷凝或蒸發參數基本保持不變時的實驗研究和模擬分析并未分析變冷凝參數工況下熱泵系統運行特性.本文通過搭建水源熱泵熱水器實驗臺研究系統運行過程中冷凝器側參數不斷變化時進水溫度水流量對COP功耗制熱量制冷量的影響從而得到水源熱泵熱水系統的最佳運行工況為后續實際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實驗原理及實驗臺組成
水源熱泵實驗裝置原理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主要包括兩個系統熱泵系統和水系統其中水系統又包括冷凍水系統(蒸發器側)和冷卻水系統(冷凝器側).熱泵系統由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熱力膨脹閥及其它輔助部件組成.
制冷劑與低溫熱源循環水在蒸發器中進行熱交換(蒸發吸熱)經壓縮機壓縮后進入冷凝器與蓄熱循環水進行熱交換(冷凝放熱)過冷液體經熱力膨脹閥進入蒸發器完成一個循環從而達到把能量從低品位轉移至高品位的目的.通過布置在系統流程中的9個溫度測點4個壓力測點和1個示功器可及時了解制冷劑各點狀態參數蒸發器和冷凝器進出口水溫及壓縮機功耗.本實驗采用溫度可控的電加熱水箱模擬低溫熱源.
2實驗結果及分析
為研究低溫熱源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實驗分為定溫度變流量(進水溫度t為20℃水流量Q分別為0.91.11.3m3?h-1)定流量變溫度(Q為1.1m3?h-1t分別為15202530℃)和同時制冷制熱運行三大類.當系統運行穩定后(開機約5min)記錄系統運行參數當恒溫水箱溫度達到設定值時停止工作.
2.1不同水流量下系統功耗COP隨時間的變化
圖2為進水溫度為20℃時不同水流量下功耗COP隨運行時間的變化.由圖2(a)可知功耗隨運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且水流量越大其增加速率越快由圖2(b)可知Q=0.9m3?h-1時系統平均熱泵系數COPave=3.17Q=1.1m3?h-1時COPave=3.23Q=1.3m3?h-1時COPave=3.13.COP隨水流量增大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Q=1.1m3?h-1時系統處于最佳運行狀態.這是因為在進水溫度恒定時隨著水流量增加將導致蒸發器進出水溫差減小制冷劑流量略有增加系統制熱量制冷量增加功耗增加.Q≤1.1m3?h-1時功耗增加速率小于制熱量增加速率COP增大當Q≥1.1m3?h-1時功耗增加速率大于制冷量增加速率導致COP下降.
2.2不同進水溫度下系統功耗COP隨時間的變化
圖3為水流量Q=1.1m3?h-1時不同進水溫度下功耗COP隨運行時間的變化.由圖3(a)知功耗隨系統運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且低溫熱源進口水溫越高增加速率增大.由圖3(b)可知t=15℃時COPave=3.16t=20℃時COPave=3.23t=25℃時COPave=3.10t=30℃時COPave=3.01.COP隨進水溫度的升高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t=20℃時系統處于最佳運行狀態.這是因為低溫熱源水流量恒定時隨著進水溫度的升高系統蒸發壓力升高制冷劑流量增加功耗增加系統制熱量制冷量增加.t≤20℃時功耗增加速率小于制熱量增加速率COP增加t≥20℃時功耗增加速率大于制熱量增加速率COP下降.
2.3雙工況運行時進水溫度功耗及COP隨時間的變化
雙工況運行指系統在進水溫度(蒸發溫度)連續下降冷凝溫度連續升高的工況下運行.圖4為雙工況運行水流量Q=0.7m3?h-1初始進水溫度為24.5℃時進水溫度功耗及COP隨運行時間的變化.從圖中可知隨著系統的運行進水溫度不斷下降功耗不斷升高COP先增大后降低.在系統運行初始階段由于蒸發器出口制冷劑過熱度大導致熱力膨脹閥開度增大制冷劑流量增加繼而制冷量壓縮機功耗制熱量增加且制熱量增加幅度大于壓縮機功耗增加幅度COP升高25min后由于進水溫度降低制冷量制熱量減少同時隨著冷凝器進出口水溫差的增加冷凝溫度升高使壓比增大壓縮機功耗略有增加導致系統COP降低.系統運行25min時進水溫度在20℃左右COP達到最大也驗證了進水溫度為20℃時系統處于最佳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