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移植患者中泮托拉唑與嗎替麥考酚酸無藥物間相互作用
2015年4月發表于《Br J Clin Pharmacol》的一篇文章介紹了一項考察腎移植患者同時使用泮托拉唑與嗎替麥考酚酸時藥動學的影響結果顯示泮托拉唑影響腸溶霉酚酸鈉和霉酚酸酯的藥代動力學但是不影響麥考酚酸的藥效學
目的麥考酚酸(MPA)可以通過次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氫酶(IMPDH)的抑制作用抑制淋巴細胞增殖有兩個公式得到認可霉酚酸酯(MMF)和腸溶霉酚酸鈉(EC-MPS)泮托拉唑(PAN)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從而改變MPA的暴露來自健康的志愿者的數據顯示出泮托拉唑與MPA之間有顯著的藥物間相互作用(DDA)在接受移植術的患者中MPA-AUC的降低可能導致IMPDH活性較高從而導致更高的急性排斥反應的風險因此在維持免疫抑制治療下評價了腎移植患者的這一DDA
方法在這項單中心開放性隨機4種序列4種治療方案交叉的研究中分析了20例接受MMF(每日1~2g)和EC-MPS聯合環孢素的腎移植患者中使用40mg PAN對于MPA藥代動力學的影響如(校正劑量)AUC0-12h并研究了主要代謝物MPAG和IMPDH的活性
結果合用MMF+PAN導致最低的平均校正劑量MPA AUC(dAUC41.46?ng*h/ml/mg [95%CI32.38~50.54])而對于EC-MPS+PAN而言MPA的暴露為最高dAUC與dCmax的差異并不顯著僅對于MMF(dAUC41.46?ng*h/ml/mg [95%CI32.38~50.54])和EC-MPS而言建立了dAUC的生物等效性(比率101.25% [90%CI84.60~121.17])與單獨攝入EC-MPS相比(中位3h [1.5~12.0]p=0.037)同時攝入EC-MPS+PAN導致較早的tmax(2.0h [min-max0.5~10.0])Tmax不受MMF(1.0h [0.5~5.0])±泮托拉唑(1.0h [0.5~6.0]p=0.928)的影響沒有發現對MPAG的藥代動力學或IMPDH的活性的影響
結論泮托拉唑影響EC-MPS和MMF的藥代動力學但是不影響MPA的藥效學藥物的免疫抑制作用沒有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