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手機出貨量排名:華為超小米居第三位
提到勢頭正猛的國產手機廠商你的第一反應也許是小米事實上華為正在給小米帶來激烈的競爭
市場研究公司IDC最新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達到3.372億部同比增長了11.6%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是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和聯想五席當中有三家中國廠商
這其中華為是市場份額同比增長最快的相比去年這個時候華為市場份額的增速達到48.1%
華為的手機不僅賣的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貴了華為在上周公布了上半年的消費者業務銷售數據這半年里華為的智能手機一共賣出了4820萬部共72.3億元某種程度上這個成績得益于華為精簡產品線之后產品均價的水漲船高
但在2013年之前華為還是一個依賴運營商賣貼牌低價手機的廠商
華為曾經也是運營商的附庸
2003年7月華為成立了手機業務部這個部門拿著2億元進入時下火熱的小靈通市場
2006年國產手機的高峰到來華為也開始生產銷售3G手機這些手機并沒有具體的品牌名稱僅僅有一串型號字符它們大多被運營商貼牌生產和銷售都也是運營商說了算你只能在聯通移動電信的營業廳里買到這些手機
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2014年你一定記得公交站賣場里隨處可見運營商廣告雙核4寸大屏震撼價850另送3000元話費
還有一些廣告里運營商還會把華為中興或者聯想的手機擺在一起讓消費者挑選甚至手機可能只是個充話費或者新入網之后的贈品
運營商主導的情況下廠商對手機的產品線以及分銷并沒有太多的主導權只要制造的手機符合運營商標準就可以了手機廠商處在被動之中
第一個自主品牌在海外誕生
2010年華為在海外發布了一部基于Android2.2的智能手機命名IDEOS這部手機配備了一塊2.8英寸的電容觸摸屏一顆320萬像素的攝像頭
IDEOS手機后來還迭代了幾次不過在各種利益糾葛之下華為最終放棄了它依然堅持華為這個品牌
到了2011年余承東調任為華為終端業務擔任董事長推出了Ascend系列不過這個品牌還是要依賴運營商來銷售
華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自有品牌誕生于2013年12月榮耀(honor)正式獨立并開始了全新的分銷模式不僅投入運營商也進入電商平臺和公開渠道
后來運營商的補貼大幅縮水
事實證明做自有品牌是無比正確的決定
2014年受到政策的影響中國三大運營商開始大幅度下調補貼他們對手機產業的控制力被削減沒有了補貼和運營商捆綁力度較大的中興聯想酷派受到沖擊這種情況在2015上半年依舊延續
根據IDC的數據2013-2014年華為和小米在出貨量市場份額上有所增長而三星聯想和酷派都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如果我們用銷量這個維度看也會發現從2013到2014再到2015華為的增長幅度都較為穩定其他三家均有所放緩
這個時候華為也開始將運營商渠道壓縮到20%的比重重點發展公開和電商渠道在2012年之前華為終端的銷售比例中運營商渠道占比高達80%甚至更多
與此同時華為也大幅度精簡手機型號放棄了低端定制機把產品線削減了80%主打榮耀Mate和P三個系列
這些自有品牌也開始用互聯網做推廣和營銷以2014年1月發布的榮耀X1為例余承東在這一年1-4月間一共發布了141條博文平均每月35.25條幾乎全部是關于華為手機的內容
華為會是下一個三星嗎?
在過去的六個月時間里華為Mate7累計發貨超過了400萬臺這是華為12年間首次將3000元以上的手機賣出超過100萬臺在某種意義上看華為正在逐漸滲透此前三星和蘋果占領的高端手機市場
華為的海外策略也成效初現現在的華為手機已進入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這次公布的上半年業績顯示歐洲市場的收入增長快速西歐地區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東北歐地區54%
華為在這份報告中提及了部分地區的市場份額在西班牙比利時新西蘭澳大利亞和埃及華為占據了當地前三的市場份額在400至500歐元的中高端檔位市場華為占據了西班牙24%意大利20%的市場份額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三星2010年三星使得搭載著Android的GalaxyS系列高端手機風靡全球到2012年Galaxy的手機銷量還超過了iPhone
三星和聯想的情況不怎么樂觀
今年第二季全球出貨量前五的廠商中三星雖然依舊占據第一的位置但它的市場份額在繼續下降與第二名蘋果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三星在近兩年困難重重今年發布的旗艦機GalaxyS6以及S6Edge銷量糟糕首發月才賣了1000萬部相比之下iPhone在今年前6個月平均每個月的銷量都超過2200萬部
排名第五的聯想在前兩季的成績是第三根據Gartner的數據聯想手機的出貨量在去年第三季度有一個明顯的跌幅這正是聯想正式完成收購摩托羅拉的時間點
盡管聯想花了29億美元但摩托羅拉并沒有帶來利潤根據聯想2014-201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了5%這也成為近五年來聯想首次出現季度凈利同比下滑其中摩托羅拉依舊虧損
但聯想CEO楊元慶并不承認摩托羅拉的拖后腿他承諾要在完成對摩托羅拉移動收購的4-6個季度內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