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本身是一種語言
雕塑本身是一種語言
坐在于凡北京黑橋雕塑工作室的 客廳里看著茶桌對面的于凡不由地想起海明威的冰山理論冰山浮在海面上的只是八分之一八分之七在水面以下的才是冰山的主體這是于凡給我的第一印象沉默敦厚溫和氣閑神定平靜的目光里流露著深邃坐在那里本身就像一尊冷峻但不失暖調的雕塑
于凡的雕塑工作室更像是一個寬敞空曠的工場幾間既相互獨立又串聯在一起的高大房間看上去像是會客室樣品陳列室設計室成品制作室和包裝車間的不同功能的區隔而工作室外更是一個寬綽的大院落自由地生長著高高的樹樹叢里散布著一尊于凡牌的駿馬雕像于凡的雕塑創作空間就像于凡的雕塑作品簡潔卻并非簡單流暢的線條沒有絲毫多余的修飾但整體上卻呈現著沉穩的力量
有一張于凡的工作照片最能體現他和他的雕塑于凡站在那里精雕細琢著一件白玉般的已經呈現出精美體態的 馬像是一位樸拙的老匠人在細細雕琢著自己的寶貝這張照片拍攝的是于凡在黑橋工作室的創作過程粗獷的于凡與飄逸的白馬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彌漫在整個畫面上用于凡的話說雕塑本身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工具是用來表達思想而不是拘泥于像不像的寫實
于凡不是侃侃而談的人即便談起自己的作品也是欲言又止只是簡單幾句他的雕塑猶如工筆畫他的談話卻猶如大寫意在于凡的工作室客廳里沙發后高高的墻上掛著一幅高仿印刷的傳統水墨山水畫除了于凡的雕塑作品外這幅畫是這間客廳最醒目的裝飾體現著主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修養
在評論家看來于凡的雕塑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他的創作和生存狀況始終與所謂的主流藝術保持著疏離的邊緣狀態這種邊緣其實恰恰體現著于凡對藝術本身的追求于凡的藝術態度更在于一種堅守他的創作不盯著市場也不盯著獲獎但他的作品卻體現著一種源于內心的力量于凡用他的雕塑語言訴說著他對超越于現實中的具象形體的認識和探尋
于凡說他自己的創作開始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個人面貌和語言是從2000年開始的1992年他從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研究生畢業他研究生的專業方向是西方雕塑畢業之后他對西方這種體系的雕塑特別厭倦所以他就做了很多裝置作品那幾年也是他的摸索期一直到2000年他發現了一種噴漆的方法他嘗試借用汽車噴漆這樣做出的作品比較符合當代審美的感覺也讓他找到了自己個人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面貌
于凡最典型的雕塑作品就是他的馬于凡的馬已經成了符號一種雕塑和人生態度的符號他的馬顯然已經不是現實中的馬看上去猶如于凡雕琢的美人看著于凡的馬清秀俊逸陰柔流暢的造型再看看雕塑家本人總覺得有一種沖突一種氣質上的沖突于凡是典型的山東大漢的形象而他的馬卻有著南方的陰柔氣息
其實于凡在雕塑上有著非常扎實的寫實技法例如2003年他用一年的時間為一位在學校打工的木匠塑了一尊像這是一尊完全寫實的雕像在一年的時間里于凡盡其所能完全復制了這個隨機選擇的雕塑對象這個叫王榮國的木匠與于凡沒有任何私人關系完全是一個雕塑家與現實的對話也正是在這種對話中于凡找到了自己的超越寫實的語言和表現形式他后來的雕塑作品說明正是在這種寫實的能力上于凡超越了自己他想塑造的已經不是現實中的人而是被他賦予了一種 靈氣的非現實的人譬如他的雕塑作品《銀鬃馬與水兵》《水兵與戰艦》等等于凡說因為他從小在青島長大印象中覺得水兵不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因為水兵生活在海上永遠漂在海上那身行頭也非常好看所以他就想做這個東西覺得挺好玩的于凡所表現的其實是作為他那一代人成長的記憶那是有著浪漫和理想的色彩
在于凡的工作室擺著一個畫架架上是一塊繃好的畫布旁邊散布著畫筆和顏料于凡說他在雕塑之前先要畫出初稿他的雕塑方式往往是從一個具體的形象出發最后又做得不像那個形象從現實出發達到想象的彼岸
于凡的雕塑是屬于自己的他對所謂的當代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當代是一個很短的時空而我的作品可能跨的年代比較多對話的對象很多當你把眼光放遠時空也就不存在了這時候你就在了這是于凡的當代藝術觀也是他對自己雕塑藝術的態度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