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可實現液晶顯示屏在極端冷熱環境下正常工作
液晶(LC)顯示器最近在汽車上的應用激增-平視顯示器儀表顯示器導航系統以及娛樂顯示器然而今天的液晶顯示技術在極寒和極熱的天氣中依舊存在挑戰極端溫度會導致圖像模糊和顯示緩慢
佛羅里達大學光學和光子學學院吳詩聰教授和分別來自佛羅里達中央大學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日本DIC公司的同事們已開發了三種新的LC混合物克服了在較高較低工作溫度下的物理限制
吳教授稱LC應該具有超過100℃的清亮點和低于-40℃的熔點超出此范圍LC將因為凍結或各向同性而無法工作
低溫下的低粘度
為了他們的LC能夠在很寬的溫度范圍內工作研究人員將十二個三環和四環化合物與低分子化合物混合這種類型的混合物被稱為共晶系統除了具有較高的清亮點該混合物還具有較低的粘彈性系數和活化能這些特性能夠使LC在較低的溫度下維持較低粘度而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主要受液晶層的厚度和粘彈性系數影響
目前歐洲汽車標準要求像素的響應時間從一個亮度變化到另一個亮度為200毫秒(-20℃)和300毫秒(- 30℃)以避免圖像模糊吳和他的同事們的反應時間約為10毫秒是歐洲要求速度的大約20倍此外這些混合物能夠在較高溫度下實現場序彩色顯示并帶來三倍密度分辨率和顯示器亮度這種方法改善了平視顯示器在白天的環境對比度
吳和他的同事們今后的工作包括開發超薄液晶顯示器與后視鏡的集成以消除司機的盲點以及提高所有類型汽車顯示器在刺眼光照下的可讀性
內容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本站對作者上傳的所有內容將盡可能審核來源及出處,但對內容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其真實性及合法性。如您發現圖文視頻內容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及時予以修改或刪除。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