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塑料行業引導家電行業應用新趨勢
塑料網訊工程塑料因其剛性大蠕變小機械強度高耐熱性好電絕緣性好等性能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家電行業是工程塑料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家電設計如何借助工程塑料實現概念落地?家電行業對工程塑料的品質及技術又有哪些需求?帶著這些疑問日前采訪兩大著名家電品牌美的與海爾了解塑料在家電行業應用的新趨勢
材料認證引領工程塑料發展新標桿
據美的集團采購中心塑料研究工程師鄧海斌介紹美的每年的塑料總用量約為35萬噸其中通用塑料占85%-90%ABS,PP,PS工程塑料約占10%五大工程塑料都有涉及此外如PPSASAPCTG及工程合金材料等也有使用現主要合作的工程材料供應商有巴斯夫Sabic苯領EMS等
美的的塑料供應商較多元化在選擇供應商時主要從技術成本服務質量和交期這五個方面進行考慮談及國內外材料供應商的差異時鄧海斌指出國外供應商的技術及服務較好材料性能比較穩定但是成本較高交期較長國內的工程材料供應商在成本及交期方面則比較有保證當前技術及服務質量也在不斷發展改進中國外材料供應商另一個優勢是材料的特殊認證較齊全他們會根據不同產品市場應用的需求來對材料進行認證比如水處理設備應用需要的NSF認證UL黃卡里面一些較特殊的耐熱耐候耐化阻燃等認證與食品衛生相關的各地區認證如FDAEULFGB等等因此在出口產品使用上具有認證選擇優勢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特殊的材料認證也在國內材料供應商中慢慢普及但國內材料供應商的材料特殊認證還需要不斷努力與改進才能盡快適應出口市場的要求
在美的一般新材料新應用的研究會通過材料研究部門由產品研發提出需求然后尋找合適的材料供應商供應商需要根據材料性能材料認證等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材料同時一般會提出合適的材料加工工藝和模具設計方案推薦相對應的模具廠商注塑廠等材料應用配套方案
家電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以塑代鋼以塑代銅功能性外觀提升已是工程塑料的發展趨勢雖然鋼材的成本比較低廉但是塑料因其加工工藝簡單能夠一次注塑成型減少了很多加工及后處理工序以塑代鋼仍有優勢以塑代銅的應用也已比較成熟如之前許多管道的銅制接頭現在都幾乎可以用改性尼龍去替代銅制品家電的功能性實現如咖啡機原汁機等一些耐磨耐熱食品接觸的制件也已通過應用特殊工程材料得到解決家電的外觀提升也是品牌營銷的重要因素外觀提升更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各種各樣的塑料通過填充改性做成仿金屬外觀和仿噴涂的外觀既達到了更好的視覺效果又實現了產品的輕量化減少了環境污染除此之外材料的認證情況及材料供應商的技術服務能力也是工程材料的應用要求只有具備符合行業特殊認證需求的材料才能夠被更廣泛的應用為消費者提供更美好的使用體驗同時我們也希望材料供應商能夠提供更多好的材料應用方案供家電行業選擇使越來越多的新材料能應用到我們的家電產品上面能夠讓更多好的中國家電走向世界
免噴涂薄壁化模塊化塑料將迎新契機
與從外部采購新材料不同家電行業的另一知名品牌海爾集團則擁有自己的材料研發機構海爾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新材料
據海爾新材料研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偉宏介紹海爾集團每年約需塑料40萬噸其中通用塑料占35萬噸改性塑料含工程塑料占5萬噸塑料彈性體等在海爾家電的應用比例逐漸增加工程塑料一般用在家電的安全模塊電器模塊轉動模塊電機線圈骨架和滑軌等模塊家電上常用工程塑料有改性尼龍系列改性PET系列改性POM系列改性PC/ABS系列還有改性PPO但是在家電的用量不是很大這些材料絕大部分是由海爾新材料研發提供的特種工程塑料在家電上所用比較少
材料的選擇關系到家電制品的外觀品質與安全為更好地優化材料選擇方案海爾集團在家電設計初期就讓海爾新材料介入到冰箱空調和洗衣機等家電的開發設計以幫助開發工程師選擇更好的材料優化方案海爾新材料這兩年研發推出全球性的低VOC產品免噴涂以及可代替電鍍的系列材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符合當前環保的社會主流思想免噴涂以及可代替電鍍的系列材料在2015年廣州的亞洲橡塑展CHINAPLAS上進行推介引起了業內外不小的反響諸多世界性的客戶如華為三星等也對我們生產的改性材料感興趣
家電的另一個重要參考因素用戶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對材料的阻燃性和電性能有著嚴格的要求海爾集團對家電的安全性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海爾新材料阻燃系列材料根據用戶的需求不斷進行更新迭代如阻燃PPO系列和阻燃PC/ABS系列產品的推出提升了家電的安全阻燃等級滿足了用戶對家電使用安全的需要兩款材料都可以達到850度灼熱絲30秒內熄滅通過125度球壓和250V漏電起痕測試隨著新材料性能的提升薄壁化即降低產品的壁厚從而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升材料性能成為行業發展趨勢而材料的改性為制品的薄壁化帶來可能
近期海爾集團推出模塊化戰略家電新材料也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海爾模塊化對材料供應商選擇上的主要評價標準為是否可以提供整套引領的材料解決方案提供相應技術支持考察模塊商的綜合競爭力這就引導材料供應商不斷完善自己的基礎研發實力及創新能力單純拼價格無技術底蘊和并聯交互能力的供應商將被淘汰從而引導行業形成一種良性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