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首份地下世界“查體報告” 揭秘泉水成因
水工業網 自2003年9月6日復涌至今趵突泉實現十二連噴并創下近40年來泉水持續噴涌的最長紀錄泉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該如何保護?近日記者在山東省地質調查院所做的一份濟南市城市地質調查項目中找到了答案
濟南首份地下世界查體報告 揭秘泉水成因
鉆孔3000個采集數據展現350米深地下世界
山東省地質調查院水文環境地質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09年12月起他們便啟動了濟南市城市地質調查項目用5年的時間在濟南多個區域鉆孔取樣結合數據庫技術三維地質建模與可視化模型數學分析評價等最新技術建立了濟南城市三維可視化地質模型
鉆孔取樣越多我們所能了解的濟南地下空間的構造就越詳細為了取樣更準確有些鉆孔可能會打到地下400多米深最淺的也要50多米該負責人說濟南經過幾十年的地質勘察已有3000多個鉆孔的樣本此次調查又新鉆孔取樣100多個了解此前不明確的地質情況
總體來說利用各種技術建立的模型控制深度350米以濟南市主城區為中心北部跨過黃河至308國道北側;南抵山體自黨家莊-十六里河-經濟學院-港溝一線;西部到達玉符河包括濟南西客站;東至繞城高速公路東環線以東包括唐冶新城區和遙墻機場面積700多平方公里
該模型可視化清晰信息量大能夠多角度多層次直觀感受濟南市地下空間構成形態清晰表達出地層分界地質體特征和地下水分布等具備地下隧道開挖模擬地下情景漫游等諸多功能
泉水成因跨過經十路地下水遇天窗成泉
相關負責人表示濟南泉水補給區為南部山區主要是受降雨河道滲漏補給由南往北運動在市區受到隔水的輝長巖體阻擋水位抬高沿灰巖裂隙通道涌出地面這便是城區泉水的大致成因
具體說來南部山區主要為石灰巖地層地下水可在這一地層儲存和運動形成巖溶水而這一片區上部覆蓋的松散土層較薄一般5-10米局部石灰巖裸露十分有利于巖溶水的形成
地下水往北運動至經十路時開始有輝長巖體出現這種巖石屬于巖漿侵入巖是不含水不透水的地層齊煙九點山體形成就是在這一地層|
再往北地下水就會到達趵突泉黑虎泉一帶這一帶的地層上部有5-15米的松散土層中部輝長巖體變厚為5-20米下部為石灰巖地層松散土層就相當于石灰巖的天窗輝長巖體阻擋住部分地下水的去路水慢慢聚集漸漸升高就從天窗的位置涌出地面
再往北到珍珠泉五龍潭一帶泉水成因也是如此這一帶上部10-15米左右厚的松散土層中部有50-70米厚的輝長巖體下部為石灰巖地層
明湖路以北松散土層和輝長巖體厚度也逐漸增加至清河北路石灰巖埋深大于300米地下水到達這樣的區域松散土層就失去了天窗的作用如果地下水還是經過層層阻礙露出地面也不會像趵突泉一樣以泉眼的形式出現而是從一個點擴大到一個面濟南東北部的白泉泉群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泉域范圍濟陽溫泉的根兒也在南部山區
濟南泉域東部以南起西營鎮北過東塢村劉智遠張馬屯后至黃河南岸的東塢斷裂為界西部以南起長清馬山北過崗辛孫村長清西關老屯后至黃河的馬山斷裂為界南部以晚太古代巖漿侵入巖形成的自然分水嶺為界北部過黃河一直延伸至濟陽的太平鎮至縣城的齊河-廣饒斷裂總面積2370平方公里黃河北豐富的熱水資源比如濟陽溫泉同樣來源于濟南南部山區
此外中部的濟南泉域東部的白泉泉域西部的長孝水文地質單元這三個水文地質單元在自然狀態下基本不發生水力聯系但在人工干預條件下比如其中一個水文地質單元過量開采地下水還是能夠對另外兩個造成一定影響因此保護濟南泉群不僅要保護濟南泉域的自然生態還需從全局出發保護整個南部山區的自然生態
軌交區域經十路部分路段不宜建地鐵
相關負責人介紹模型還為軌道交通線路的布置提供了地質結構依據劃出不適宜區和適宜區
不適宜區為明湖路以南經十路以北順河街以東歷山路以西范圍該區泉水集中出露構造異常復雜50米深度范圍內分布著松散土層輝長巖體和石灰巖地下軌道交通可能阻擋巖溶水徑流路徑也可能形成新的巖溶水排泄點使泉水流量減小甚至斷流其中典型不適宜路段有泉城路濼源大街歷山路的和平路至經十路段經十路市全民健身中心-羊頭峪路段
基本適宜區為經十路以南的石灰巖分布區該區是泉水的直接補給和徑流區巖溶水水位一般大于15-20米軌道交通進入灰巖但不會進入巖溶水本身不會對泉水產生影響但施工可能污染水質也可能影響泉水的補給條件其中典型路段有經十路英雄山路陽光新路世紀大道奧體西路等
適宜區為經十路市全民健身中心以西段-明湖路-山大南路-工業南路以北區域該區灰巖頂板埋深大于100米地層結構以松散土層與輝長巖體組合為主軌道交通建設對泉水不產生影響其中典型適宜路段有明湖路經一路清河北路緯二至濟濼路緯十二路濟齊路
目前規劃的9條軌道交通線路在前期適宜性評價的基礎上成功地避開了對泉水影響較大的不適宜區也就是泉水出露區該負責人說相關新聞保護泉水還得南控
調查分析發現濟南歷史上泉群斷流的主要原因是有人工過度開采地下水和城市擴展引起的南部山區滲漏帶遭受破壞另外干旱也是造成泉水斷流的重要因素因此泉水保護最重要的是保護泉源和泉水出露帶的自然生態要控制城市向南發展對南部山區強滲漏帶進行保護適當開展引滲工程;干旱年和枯水期引外源水黃河水和長江水進行補源增加地下水補給量此外禁止建設可能對泉水徑流及出流造成破壞的深基礎工程確需開展的需做保泉論證;南部山區禁止新建污染工礦企業和服務設施已有污染企業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