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紅瑪瑙收藏與鑒賞:南紅瑪瑙猴子掛件
圖中為筆者收藏的一塊清代的木版畫木版為酸枝木所制髹漆以后用貝殼鑲嵌成一幅春意盎然的梅香桃艷圖圖長127.6厘米寬54.5厘米厚度為2.4厘米這種用貝殼進行鑲嵌的工藝在我國古代有一個美麗的稱謂叫作螺鈿
藝術的形式多種多樣木材泥土美玉石頭皆可作畫紙而多彩的顏料也可由金銀珠寶珍珠瑪瑙代替連秸稈木材甚至貝殼都能做成意境淡遠的山水花鳥
螺是指貝殼之類的軟體動物鈿有鑲嵌裝飾之意螺鈿是一種在家具樂器漆器屏風木雕和盆碟等地方進行貝殼鑲嵌的技術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鑲嵌裝飾藝術據我國目前僅存的惟一一部漆工專著明代黃大成所著的《髹飾錄》記載螺鈿一名蜔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圖點抹鉤條總以精細密致如畫為妙又分截殼色隨彩而施綴者光華可賞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劃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細粗書中詳細介紹了螺鈿技術的廣泛應用
只見圖景之上梅桃爭春左邊為梅樹梅開燦爛香氣撲鼻沁人心脾;右邊為桃樹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色彩艷麗春風吹拂花瓣搖落漫天花雨繽紛飛揚令人心醉天空中大地上隨處可見正在飄搖的花瓣宛如一朵朵纖細的浮云營造出十分唯美的意境就像春風拂面吹面不寒畫的中心鑲嵌出兩個部分重疊的四邊形中有題詩青梅有情舞翠色桃花無語笑春風正暗合圖景詩文和圖畫珠聯璧合邊緣鑲嵌成細線在四角繞成吉祥紋在左右兩邊分別有印章也是用的螺鈿技術匠心獨具這種使用螺鈿技術的木版畫不是很常見物以稀為貴時至今日價值不菲
螺鈿技術
螺鈿技術在我國大約始于商代我國商周時出土的漆器上便有了螺鈿技術到唐代時螺鈿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目前出土的螺鈿漆背銅鏡可以一窺當年的盛況不過螺鈿技術得到大規模運用還是在明清時期當紅木家具流行以后在家具上進行鑲嵌的技術隨之創新和發展貝殼鑲嵌的螺鈿技術也蔚為大觀使用螺鈿技術時需要將貝殼打磨成鑲嵌需要的圖形薄片比如花鳥人物山水樹木等有的甚至要刻出文字來非常精細
螺鈿發展到后來不僅僅是貝殼珠寶瑪瑙硨磲琥珀等都能融入這便是名震一時的八寶嵌了八寶嵌的名貴程度與螺鈿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筆者更喜歡螺鈿的純粹畢竟螺鈿作畫更接近中國的潑墨山水更顯出濃濃的東方特色和中國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