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配件還在試點 后市場電商繞不開線下
由于同質配件的產品質量還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標準和規范所以現在還沒有到企業全面申報階段還在試點中
8月份頒布17號令規定了車主有權自主選擇維修經營者并且首次明確了同質配件概念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孫守仁在9月24日第七屆中國汽車維修保養市場發展論壇中稱《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汽車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所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正在落實這是正式通過法規手段將后市場從長期被整車廠和4S店的壟斷中解放
自2009年起中國汽車產銷量連續六年蟬聯全球第一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也帶動民眾對機車維修服務及其質量的需求和期望值
長期以來主機廠對汽車維修技術信息和配件渠道的壟斷使維修價格居高不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其望而卻步這也抑制了后市場企業的正常競爭和發展造成整個后市場不透明散亂差
同質配件還在試點期
2014年9月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指導意見》正式提出同質配件概念今年8月26日《交通運輸部關于修改〈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明確了同質配件的定義
《決定》第31條第3款明確指出同質配件是指產品質量等同或者高于裝車零部件標準要求且具有良好性能的配件那么同質配件背后有哪些深意它會給汽車后市場帶來哪些機會?
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汽車維修配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早根稱汽車維修業一共46萬多家4S店授權維修店最多有兩萬多家把8萬多家摩托車維修汽車除掉之后真正有36萬多家維修店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
過去由于技術信息和配件在競爭當中處于劣勢地位所以《指導意見》的落地將賦予獨立后市場以嶄新生命讓汽車后市場擺脫強加束縛以達到真正獨立
其實操作同質配件并非一件易事首先需要對同質配件進行編碼保證同質配件質量可追溯;第二對同質配件進行質量認證;第三要統一配件編碼
在這三步中最基礎的就是統一編碼這個編碼跟原來的條形碼有區別是基于全球統一的編碼與標識系統結合汽車維修行業的管理編碼與標識進行采納張早根稱
由于同質配件的產品質量還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標準和規范所以現在還沒有到企業全面申報階段還在試點中
近年來汽車后市場的明顯變化是由單一品牌服務向多品牌服務轉變其中4S店是單一品牌服務的極致這在一定情況下會去挑戰與原先單一廠商建立起來的授權體系和單一廠商建立起來的單一培訓或服務配件的供應體系
但是當市場中越來越多的需求來自于多品牌服務但任何整車廠商或任何配件廠商都只是提供單一品牌服務支持的時候兩者之間的供需矛盾就會出現
中國汽車咨詢公司網副總經理楊樺表示代理商從單一的品牌經營轉換為多品牌經營面對終端門店多樣化的配件需求通配數據查詢帶來的效率提升以及互聯網帶來的渠道扁平化最終將開啟多品牌經營之旅
其實汽車經銷集團很早就從單一品牌經銷集團變成多品牌經銷集團理論上車主既是整車廠商的客戶也是經銷集團的客戶當經銷商希望通過旗下的多個網點為自己銷售出去的十幾個品牌車的車主提供服務時明碼查詢車的配件手段就會出現
電商需整合一網兩鏈
對于汽車零部件經銷商的配送發展出路有專家給出的建議是汽配經銷商需提供整套服務擁抱互聯網渠道扁平化盡量接觸一線客戶
破題汽車后市場O2O的難點需同時在互聯網供應鏈服務鏈三個方面進行整合并形成競爭優勢9月25日養車無憂CEO陳文凱在談論汽車后市場現狀時特別強調
張早根認為互聯網的特性透明直接同時要形成規模僅互聯網的承載發揮不了作用所以電商跟傳統經銷商在實際業務特性上沒有改變要真正生存下去沒有線下傳統企業經銷店或者修理廠是活不了的因為電商沒有根
今后配件電商的規模擴張依舊是個重要話題其中對互聯網電商考驗最大的就是供應鏈網絡電商去中介化的特性因資本運作造成恐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最終電商必須落地傳統的經銷商必須進行電商化
我們看到原有配件的體系一般都是有總經銷省代二級代理等等層級很多每一個層級都會有加價部門都會有任務配件電商不僅僅是利用了互聯網這個工具它伴隨的是思維和專業模式的轉變去中介化是最直接的中汽創投汽車后市場投資基金創始合伙人原正通汽車衍生業務總經理劉加兵稱
他認為互聯網能夠把交易簡化配件電商里面最核心的就是供應鏈通過供應鏈的總和塑造核心競爭力此外加上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地推團隊隨著資本的撬動和運用互聯網手段可以迅速把線下幾萬家甚至幾十萬家直接面對一線客戶的修理廠整合在一起中間就甩開了配件渠道商
拿到信息和數據后供應鏈體系建立起來加上互聯網平臺可以將配件的橫向交易做出來最后隨著互聯網流量增加互聯網企業可以反過來做2C的業務通過品牌化運作整個商業模式就不再只是一個賣配件的公司劉加兵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