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辟謠“珍珠塑料造”但建議少喝
塑料網訊珍珠奶茶的珍珠指的是里面一粒粒黑色的小丸子Q彈有咬勁很多年輕人喝奶茶時都喜歡用吸管把珍珠一粒粒吸上來慢慢嚼然而最近一張有圖有真相的真人胃部CT照片在社交網絡上瘋傳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白點據網友所說罪魁禍首就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因為這些珍珠都是用塑料做的甚至有可能導致腸梗阻黑心生產商可惡但并不能因此將珍珠完全妖魔化果殼網科普作者營養與食品安全碩士阮光鋒指出正規珍珠其實是淀粉制成的粉圓產品并不難消化更不是塑料做的
珍珠原料主要是淀粉
阮光鋒指出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其實是以淀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圓產品如果使用糯米葛粉等粘性較強的原材料比較難消化若不經咀嚼就吞到胃里在CT掃描下就有可能出現‘小白點’阮光鋒解釋
為了口感需要制作珍珠還會用一些小麥蛋白小麥蛋白有很好的水合性質和結構性質能夠更好地跟淀粉結合同時使淀粉珍珠更加彈牙可口據阮光鋒介紹小麥蛋白是一種蛋白質除了某些對小麥過敏的人小麥蛋白不會對人體構成任何危害除了珍珠本身所含有成分所有淀粉食物吃進去后還會產生糊精而糊精就更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了糊精是淀粉不完全水解得到的降解產物我們平時吃飯吃面包等含淀粉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后也逐漸分解成糊精再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體使用
正規添加劑比較安全
為了做成更好的珍珠產品生產商在加工過程中還會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劑主要是甜味劑凝固劑穩定劑和增稠劑如芒硝氯化鎂羧甲基纖維素鈉等聽到添加劑大家可能反應都是不健康然而阮光鋒用數據分析指出這些化學物質都是正常使用的例如甜蜜素是一種無能量的化學合成甜味劑我國國家標準規定甜蜜素在糖果中的使用量不得超過每公斤0.65克甜蜜素的安全值為每人每天最高一公斤體重可攝入11毫克也就是說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如果每天攝入660毫克長期食用也不會有不良后果而喝一杯奶茶的珍珠量估計最多20克意味著你要喝50多杯奶茶甜蜜素的攝入量才有可能超過安全值
芒硝也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做加工助劑使用根據我國國家標準規定芒硝作為加工助劑在可在各類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殘留量不需限定
凝固劑味苦不會多加
氯化鎂是作為凝固劑和穩定劑加入到珍珠中的它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常用于豆制品中做豆腐的過程中要形成塊狀的半固體狀態都要加凝固劑通常北方會點鹵水而南方一般是用石膏根據國標GB27602014規定氯化鎂在豆類制品中的使用時其最大使用量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珍珠制作時也要加凝固劑不過氯化鎂的使用范圍并不包括珍珠如果使用屬于超范圍使用但是這也不一定會有安全問題消費者也不要太擔心商家會加太多氯化鎂具有較強的苦味通常的添加量小于0.1%如果這個東西加多了還會有這么美味的奶茶嗎?
阮光鋒指出珍珠如果按照國家相關標準正規生產所加的添加劑根本不會對人體有危害以前有傳言說為了增加珍珠彈性要添加高分子物質也就是塑料高分子物質就是塑料的說法并不完全成立事實上淀粉及小麥蛋白本身也是高分子物質這些物質很容易消化并不會在胃里沉積
造成腸梗阻僅算特例
在網上流傳的照片消息里網友認為這樣不消化的珍珠吃多了會造成腸梗阻阮光鋒認為這個確實有可能但只能算特例腸梗阻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腸道不通暢造成腸梗阻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跟患病者的胃腸吸收功能和攝入的食物都有關系本身胃腸功能不太好的人群或是兒童老年人喝大量的珍珠奶茶確實有風險若囫圇吞食奶茶中的珍珠不僅容易造成腸道不通暢還會有窒息的危險因此在飲食時應細嚼慢咽尤其像珍珠等食物
但這并不能說明網傳觀點的正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腸的過程稱為胃排空一般情況下對于混合性食物胃完全排空的時間需46個小時而網絡熱傳圖片中喝下珍珠奶茶僅僅是半小時就去拍攝胃部CT并不能證明珍珠的危險性更不能得出結論說珍珠奶茶會造成腸梗阻
當然奶茶這種飲料中的飽和脂肪和糖含量不少即便‘珍珠’可以安全使用也不能喝太多阮光鋒提醒道